酸性环境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影响研究.pdf

工程技术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2.0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 NO.4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试验与应用
酸性环境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影响研究 ResearchontheInfluenceofDryandWetCireulationonStrengthofFlyAshConcreteinAcidicEnvironment
赵陆岳,王定文²,魏玉锡2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2.鲁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为了获得酸性环境下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对不同pH值和SO 浓度的酸性环境下的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的衰减过程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粉煤灰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SO²浓度越大、pH值越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衰减越明显,SO浓 度对其抗压强度的衰减影响更大。

粉煤灰混凝土的耐酸性能要优于普通混凝土,但是当粉煤灰的添加量较大时,随着 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抗压强度的衰减较明显。

关键词:粉煤灰混凝土;酸性环境;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U5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8)04-0006-04 Zhao Luyue', Wang Dingwen², Wei Yuxi 1.Sh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Shanxi Xianyang,712000,China; 2.Deparet of energy and powerengineering,Ludong 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025Chna Abstract:Toobtain the drywet circulation ofacidic conditions thenfluenceof flyashconcrete strength characterististhrough theindoor experimet withdiffent pHandSO²concentrtion acidic conditionsto study the strength charactersicsof theatteuation processoflyash concrete.It isfound thatthe pressive strenthf flyashconerete graduall decreases withthe inrease ofdryandwet cycleThe higher the cocentratonfand thlwerthHlateutonf thpesivrenthf thyahet ismoreiusand thft ofSO² conetrationon theateuationof cmpressive strenth is greaterTheacidprof performane oflyashconerete isbette than that of ordinarcnretbt hnthamoutfyashslarge,threef cmreiv strenthsbvious withreaingthnumbrfdry and wet cycles. Keywords: fly ash concrete acid environment; pressive strength 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酸雨危害,是除欧下的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的衰减过程进行研究, 洲、北美洲之外的世界三大酸雨受害区之一。

在酸获得的结论对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和推广应 雨环境下,混凝土建筑历经干湿循环后导致其耐久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性不足,甚至出现结构破坏等严重问题[4。

粉煤灰1试验材料及方案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酸、抗腐蚀性能,目前在国内 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

为了获得酸性环境下干1.1试验原材料 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用水泥选用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粗 开展室内试验对不同pH值和SO浓度的酸性环境骨料选用粒径为5mm~20mm的石灰石碎块;细骨料 *基金项目: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7-K3-006)选用细数模数为3.0的河砂;粉煤灰选用烟台东建粉 第一作者:赵陆岳,(1985年~)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煤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主要成分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有SiO(49.20%)、Al0(32.30%)、Fe0(5.3%) 收稿日期:2018-03-29Ca0(5.8%)、Na20(0.5%)、K0(1.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