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382-2022 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橡胶,通用技术,化工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1.8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化工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CS G98 ICS 71.120; 83.20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382-2022 代替HG/T2382-1992
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rubber testing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2022-09-30发布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238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2382-1992《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与HG/T2382-1992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名称; b)增加了计量单位要求(见4.2); c)更改了随机文件(见4.3,1992年版的第7章); d)删除了试验方法,并调整其内容为单独部分(见1992年版的第4章); e)增加了电气设备要求(见第5章); f)增加了外观质量要求(见第6章); g)增加了液压设备要求(见第7章); h)增加了气动设备要求(见第8章); i)更改了噪声及噪声试验(见第9章,1992年版的3.3、4.3); j)增加了校准要求(见第10章); k)更改了运输颠簸性能试验(见第11章,1992年版的4.5); 1)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第12章,1992年版的第6章); m)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13章,1992年版的第5章); n)删除了可靠性、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导则(见1992年版的3.4、4.4、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化学工业橡胶测试仪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化工大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瑞达宇辰仪器有限公司、赛轮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立芳、卢咏来、李杰、冯萍、陈磊、曾海唤、郭菲、孙延辉、丁晓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HG/T2382-1992;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HG/T 2382-2022
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橡胶测试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电气设备、外观质量、液压设备、气动设备、噪 声、校准、运输颠簸性能、仪器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橡胶测试仪器,也适用于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和制品的测试仪器和设备(以 下简称“仪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仪器正常工作条件 4.1.1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小于85%。

4.1.2环境需配备通风设施,周围无腐蚀性介质,无强电磁干扰。

4.1.3当仪器需要供电时,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土10%,频率变化不超过土2%。

4.1.4当仪器需要供气时,气压变化不超过额定气压值的土15%,且气源应干净无杂质。

4.2计量单位 仪器性能参数的计量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国家标准规定单位。

4.3随机文件 随机文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装箱单、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产品标准中规定的 其他文件。

随机文件应妥善放入包装箱内。

若整套仪器分装数箱,则随机文件应放在主机箱内。

1
HG/T2382-2022
5电气设备
5.1电击防护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第6章的规定。

5.2电气设备的保护应符合GB/T5226.1-2019中第7章的规定。

5.3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应符合GB/T5226.1-2019中第9章的规定。

5.4控制设备的位置、安装和电柜应符合GB/T5226.1-2019中第11章的规定。

5.5电气设备的导线和电缆应符合GB/T5226.1-2019中第12章的规定。

5.6电气设备的标记、警告标志和参考代号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第16章的规定。

注:仪器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宜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并设置网络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