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153-2018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 OPM ).pdf

通信
文档页数:33
文档大小:18.5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通信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53-2018 代替YD/T2153-2010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 Opticalperformancemonitor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53-2018
目決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5分类... 6技术要求...4 6.1功能要求...4 6.2性能参数要求..5 6.3外形图、引脚定义和接口协议5 6.4外观要求..6 6.5环保符合性..6 7参数测试.6 7.1测试环境..6 7.2测试仪器...6 7.3测试方法..6 8可靠性试验...9 8.1可靠性试验环境.9 8.2可靠性试验要求.9 8.3失效判据,.11 9检验规则..11 9.1检验分类..11 9.2出厂检验..11 9.3型式检验......12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10.1标志,13 10.2包装.... 13 10.3运输.... 13 10.4贮存..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OSNR测量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OPM模块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OPM模块通信协议,19
YD/T215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2153-2010《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YD/T2153-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1、GB/T26125、GB/T26572-2011、ITU-TG694.1、IEC 61000-4-2:2008、ANSI/ESD STM5.1-2007、Telcordia GR-1209-CORE:2010、Telcordia GR-1221-CORE:2010、MIL-STD-883J,删除了TelcordiaGR-63-CORE(2006);(见2,2010 年版的2); 一增加了缩略语章节(见3); -增加了相对光功率精度、最大相邻通道功率差、最大非相邻通道功率差等术语和定义(见4); 删除了分类(见2010年版的4); 增加了分类(见5.1); 一增加了支持37.5GHz以上灵活栅格的通道间隔、相对光功率精度、最大相邻通道功率差、最 大非相邻通道功率差的参数定义(见5.3); 一增加了外观要求、环保符合性(见5.5、5.6); -增加了测试环境要求,测试仪表要求,删除了试验仪表设备(见6.1、6.2); 修改了OSNR准确度测试方法(见6.3.4,2010年版的6.3.4); 增加了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见8.1); 一增加了机械冲击、变频振动、热冲击、可焊性、光纤弯折、光纤扭转、光纤侧拉力、光纤光缆 保持力、恒定湿热、内部水汽含量、静电放电敏感度的测试方法,删除了机械跌落、机械振动、 高湿试验,修改了低温存储、高温存储、温度循环试验(见7.3,2010年版的7); 一增加了失效判据(见8.3); 一删除了环境保护(见2010年版的8); 一删除了检验职责,修改了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见9.1、9.2、9.3,2010年版的9.1、 9.2); 一增加了标志内容、标志要求、污染控制标志(见10.1.1、10.1.2、10.1.3); 一修改了包装、运输储存(见10.2、10.3、10.4,2010年版的10.2、10.3、10.4); 修改了OSNR测试方法(见附录A,2010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基于RS232的通信协议(见附录C); 删除了OPM工作波长/功率分配表,增加了灵活栅格的波长、频率定义(见附录D,2010年 版的附录B)。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光接口参数主要参考了ITU-TG697《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监控》,并结合 我国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的实际要求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YD/T2153-2018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 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陈双、谢卉、胡蕾蕾、赵文玉、武成宾、王冰。

本标准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D/T2153-2018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以下简称OPM)的缩略语、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 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OPM,其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