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9.020 CCS V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tomic oxygen protection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1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 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涛、姜海富、蔡震波、刘国青、姜利祥、曲少杰、郑慧奇、焦子龙、唐振宇、 刘向鹏、翟睿琼吴显鹏、郑文霞、许冬彦. GB/T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流程和工作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原子氧氧化剥蚀效应的防护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452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子氧效应atomic oxygen effect 在原子氧环境中,材料和结构性能的变化. 3.2 原子氧入射攻角atomic oxygen incidence angle 原子氧入射方向与结构物体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3.3 迎风面windward side 空间残余大气入射方向与表面法线之间夹角介于士90°之间的表面. 4一般设计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全面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全面覆盖航天器对原子氧环境敏感的外露产品及所属材料,材料应在寿命期内 满足轨道原子氧剥蚀及电学、力学、光学、热学等功能要求. 4.1.2分层级原则 航天器研制全过程中,应从系统、分系统/设备(如太阳电池阵、热控组件等)、材料三个层级开展原 子氧防护设计. 4.1.3经济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避免过度设计,降低防护成本.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12465-2017 管路补偿接头.pdf
-
T/FLXH 006-2025 水务工程防雷技术规范.pdf
-
GB 46038-2025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 安全要求.pdf
-
GB 23757-2025 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pdf
-
GB 20098-2025 足部防护 通用技术规范.pdf
-
GB/T 23452-2025 天然砂岩建筑板材.pdf
-
GB/T 8984-2025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pdf
-
GB/T 4833.1-2025 多道分析器 第1部分:脉冲幅度分析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46565-2025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pdf
-
GB/T 46533-2025 地毯 总氟含量的测定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pdf
-
GB/T 46508-2025 儿童呵护用品安全 婴幼儿安全护栏.pdf
-
GB/T 46460-2025 无人驾驶航空器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