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31-201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63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植保植 检总站、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万才、陆明红、周益军、吴建祥、孔丽萍、王标、宋建辉、谢茂昌、陈玉托. I NY/T2631-201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的病毒检测技术、病情调查方法以及调查数据记载归 档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植保部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有关研究及生产单位可参考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以下简称SRBSDV) 属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病毒粒体球状,直径70nm~75nm 病毒基因组由10片段dsRNAs组 成.该病毒可在传毒介体白背飞虱体内增殖,循回期(从获毒至可传毒的间隔时间)5d~7d 最短传毒 取食时间为5min~10min. 2.2 传毒介体transmission vector 携带可以侵染水稻的SRBSDV的昆虫.SRBSDV的传毒介体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以下简称WBPH) 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成虫与若虫皆能传 毒,且若虫传毒效率高于成虫,但不经卵传毒. 2.3 传毒方式virus transmission manner 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方式为持久性传毒,又称循回型传毒或增殖型传毒.白背飞虱在毒源植 物上经较长时间吸食获得病毒,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循回期后即可传毒.获毒后,白背飞虱持毒期 长,终身带毒. 2.4 带毒率rate of viruliferous WBPH 携带SRBSDV的白背飞虱虫量占白背飞虱调查总虫量的百分率. 2.5 显症symptomatic appearance 水稻感染SRBSDV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植株矮缩、倒生根、纵向排列的小瘤突等症状,一般感染15d 左右达显症高峰. 2.6 病丛(株)率diseased cluster(plant)rate 发病水稻丛(株)数占调查总丛(株)数的百分率. 2.7 见病面积diseased occurrence area 指田间出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块面积总和. 2.8 发生面积diseased epidemic area 1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15763.4-202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pdf
-
GB/T15763.2-202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pdf
-
GB/T15763.3-202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pdf
-
GB/T15763.1-202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1部分:防火玻璃.pdf
-
T/CHES 141-2024 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指南.pdf
-
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编制指南.pdf
-
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指标分析技术要求(试行).pdf
-
GB/T 45629.1-2025 信息技术 数据中心设备和基础设施 第1部分:通用概念.pdf
-
全国各地常见问题答疑汇编精简版 20251111.pdf
-
辽2024S203埋地聚乙烯(PE)高筋缠绕增强结构壁排水管道施工 .pdf
-
DB51/T 2278-2016 地质灾害应急专题挂图设计规范.pdf
-
LY/T 2623-2016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造林技术规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