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730-2015 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disease caused by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2015-05-21发布 201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73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明红、刘万才、朱凤、周彤、许渭根、邱坤、彭红. I NY/T2730-2015 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虫量、黑条矮缩病病情的调查方法、预测方法和调查 数据记载归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 水稻的一种病毒病,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es Fallen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传 播,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该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斐济 病毒属(Fijivirus) 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大小75nm~80nm 病毒粒子有衣壳内外2层,双层外壳均 含有突起,基因组由10条双链RNA组成;病毒可在介体灰飞虱体内增殖,其循回期长短与温度有关, 最短为8d 最长为35d. 2.2 灰飞虱SBPH 灰飞虱属昆虫纲、半翅目、飞虱科.成虫与若虫皆能传毒,灰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 毒. 2.3 灰飞虱带毒率rate of viruliferous SBPH 灰飞虱带毒虫量占检测总虫量的百分率. 2.4 显症symptomatic appearance 水稻感染RBSDV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植株矮缩,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叶鞘和茎秆有早 期为蜡白色、后期为黑褐色的短条状不规则突起等症状,一般感染20d~25d达显症高峰. 2.5 发生期emergence period 灰飞虱某代某虫态发生数量达该代各虫态累计总虫量的16%、50%、84%的日期分别称其始盛期、 高峰期、盛末期. 3系统调查 3.1灰飞虱成若虫虫量调查 3.1.1麦田调查 3.1.1.1调查时间 小麦孕穗期起,每5d定点调查1次,直至小麦收割结束. 3.1.1.2调查地点 在灰飞虱常年发生量较大的地区,选择当地小麦耕作方式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田三块,固定为系统 1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NY/T 3624-2020 水稻穗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
NY/T 3262-2018 番茄褪绿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
NY/T 2702-2015 紫花苜蓿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pdf
-
NY/T 2679-2015 甘蔗病原菌检测规程 宿根矮化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pdf
-
NY/T 2622-2014 灰飞虱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pdf
-
NY/T 2058-2014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pdf
-
NY/T 4455-2025 水稻品种试验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与技术评价规范.pdf
-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pdf
-
GB/T 15792-2009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pdf
-
GB/T 15790-2009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
-
NY/T 2055-2011 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
NY/T 2040-2011 小麦黄花叶病测报技术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