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机理研究.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692.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3 NO.4
专题研究
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机理研究* A Study on the Cracking Resistance Theory at Early Ages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added with Lithium Slag and Fly Ash
杨恒阳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 摘要:通过对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影 响较大,粉煤灰的塑化作用以及锂渣水化产物的膨胀性能够补偿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从而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早 期抗裂性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锂渣;粉煤灰;水胶比;早期抗裂性能 中图分类号:TU52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3)04-0003-04 Yang Heng - yang (Xinjia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It studies the eyge plstic shkg andeking ofhig efan ete adedwih l slag and yhh pereateatratmtckittlyatitfh e u d od rus p odnd Key words:high perfomance conerete;lithium slag;fly ah; water to binderatiocracking resistance at early ages
其是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面世使得一些大跨、高耸结能混凝土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机理的研究 构得以建成。

与此同时,混凝土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复掺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 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混凝土结构开裂、有害环境侵蚀、土早期抗裂机理的研究。

本文在利用刀口法对于不同 钢筋锈蚀、结构劣化等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掺量和配比的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 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中,裂能进行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各项试 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当混凝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对锂渣、粉煤灰高性能混凝 土结构所承受的应力超过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土早期抗裂机理进行探究。

凝土结构会发生开裂,产生相应的裂缝。

裂缝作为一1试验 种劣化现象,它的存在会加速有害介质对混凝土结构 的侵蚀,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缩短建筑物1.1试验原材料 的使用寿命。

一直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围绕水泥:新疆天山水泥厂42.5R级水泥,主要化学 着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在混成分及物理技术指标见表1、表2;锂渣:新疆锂盐厂锂 凝土开裂机理、混凝土抗裂试验研究的方法以及抗裂渣,主要化学成分及物理技术指标见表3、表4;粉煤 灰:新疆玛纳斯电厂Ⅱ级粉煤灰,主要化学成分及物理 “基金项目: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JZDXK技术指标见表5、表6;细骨料:乌鲁木齐河河砂,级配 -2010 -02 -12)良好的中砂,细细度模数为2.92;粗骨料:乌鲁木齐河 作者简介:杨恒阳(1986~),男,工学硕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河卵石,连续级配,粒径范围5mm~25mm;外加剂:新 设计。

疆格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萘系高效减水剂。

Email ;hengyang5201@ 163. 收稿日期:2013-03-15
3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3 NO.4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专题研究 表1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成分/%表5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SiOAlOFeOCaOMgOSONa0K0R0Lss Si0AlOFeOCa0 MgO SO NaO K0 25.44 7.06 2.89 55.30 2.25 2.77 0.44 0.67 0.88 1.6654.2827.166.822.830.940.480.210.283.57 表2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技术指标表6粉煤灰的物理性质指标/% 试样密度比表标准稠凝结时安强度/MPa细度/%含水量/%需水比/%烧失量/%S0/% 规格/g/cm²面积度用水间/min定抗折强度抗压强度15.40.46943.570.48 /m²/kg量/%初凝终凝性3dP8 PE28d 42.5R合1.2试验方案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