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1341—2023 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标准 Standard of construction for integrated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station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3-12-29发布 2024-04-01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HJ1341—2023 目 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建设原则和内容 .2 5观测站命名 .2 6主要建设要求与技术指标 .3 7人员配置 8制度建设.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型综合观测楼建设技术要求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辅助设施设备技术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附录D(规范性附录)数据管理、存储和办公设备技术要求 .8 附录E(规范性附录)植物群落观测技术要求 附录F(规范性附录)植物群落观测设备技术要求 附录G(规范性附录)动物群落观测技术要求 12 附录H(规范性附录)动物群落观测设备技术要求.15 附录I(规范性附录)微生物群落观测技术要求 ......16 附录J(规范性附录)微生物群落观测设备技术要求 .17 附录K(规范性附录) 水文水质观测设施设备技术要求18 附录L(规范性附录)土壤(沉积物)观测设施设备技术要求 ...19 附录M(规范性附录)气象观测设施设备技术要求. 20 i HJ1341-2023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一2030 年),保护生物多样性,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命名方法、主要建设要求与技术指标、人 员配置、制度建设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M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3年12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T/CMEA 58-2024 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T/MYXH 009-2025 暖光驿站建设和服务规范.pdf
-
T/FDSA 0100-2025 抗衰老医学门诊设置基本要求.pdf
-
T/CERS 0102-2025 电力行业云平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要求.pdf
-
T/CCTAS 264-2025 低净空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技术规范.pdf
-
《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要求》(上海市2023).pdf
-
T/FLXH 006-2025 水务工程防雷技术规范.pdf
-
T/CEMA 046-2025 藏药佐太生产技术规范.pdf
-
GB/T 8984-2025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pdf
-
GB/T 46509-2025 玩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测定.pdf
-
GB/T 46506-2025 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
GB/T 46396-2025 家用纺织品保暖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