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会标准 ZJ/TE014-2015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膝骨关节炎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Knee Osteoarthritis
2015-07-10发布2015-07-10实施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目次 前言.(I) 引言(Ⅲ) 摘要(1) 1治疗原则(1) 2主要推荐意见(1) 简介(2) 1本《指南》制定的目标(2) 2本《指南》制定的目的(2) 3本《指南》的适用人群(2) 4本《指南》适用的疾病范围(2) 概述(3) 1定义(3) 2发病率及人群分布情况(3) 临床特点.(4) 1病史(4) 2症状及体征(4) 诊断标准(5) 1西医诊断标准(5) 2中医诊断标准及分型(6) 针灸治疗概况(7) 1现代文献(7) 2古代文献(7) 3名医经验(7) 针灸治疗和推荐方案(9) 1针灸治疗的原则和特点(9) 2主要结局指标(9) 注意事项(9) 4惠者自我护理(10) 推荐方案(10) 参考文献..(17) 附录(26) 本《指南》专家组成员和编写组成员(26) 临床问题(27) 疗效评价指标的分级(27) 检索范围、检索策略和结果(27) 文献质量评估结论(28) 本《指南》推荐方案的形成过程(38) 本《指南》推荐方案征求意见稿(41) 专家意见征集过程、结果汇总及处理.(41) 9会议纪要(41)
前言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包括:带状疱疹、贝尔面瘫、抑郁症、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偏头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便秘、腰痛、原发性痛经、坐骨神经痛、失眠、成人支气管哮啃、肩周炎、膝 骨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单纯性肥胖病等病症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本部分为《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膝骨关节炎部分。
本部分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与委托。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义、翟伟、黄娟、赵雪、陈泽林、李桂兰、任秋兰。
本部分参与起草人:谭亚芹、田利娟、姜锐、郝华、奥晓静、柳青、金兰、杨毅、王红。
本部分专家组成员:刘保延、赵宏、武晓冬、房繁恭、吴泰相、赵吉平、刘志顺、吴中朝、王麟 鹏、刘炜宏、詹思延、史丽萍、孟向文、高肠、潘兴芳、刘爱峰、郭长青、贾春生、高希言、张洪 涛、李义凯、回克义、杨永晖、齐伟、杨克虎、陈耀龙、梁繁荣、张维、杨金生、文碧玲、余曙光、 杨骏、赵京生、杨华元、储浩然、石现、王富春、余晓阳、常小荣、吕明庄、王玲玲、宣丽华、东贵 荣、王华、刘清国、刘智斌、曹炀、高树中、杨永清、朱江、岗卫娟、王昕、董国峰、王芳、
引言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是根据针灸临床优势,针对特定临床情况,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 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惠者价值观和意愿,系统研制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惠者做出恰当针灸 处理的指导性意见。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总体思路是:在针灸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 的理念与方法,紧紧围绕针灸临床的特色优势,综合专家经验、目前最佳证据以及惠者价值观,将国 际公认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方案分级的规范与古代、前人、名老针灸专家临床证据相结合,并将临 床研究证据与大范围专家共识相结合,旨在制定出能保障针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具有科学性与实 用性的有效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指导性意见。
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各专家组共同参与,还完成了国家标准《针灸临床 实践指南制定与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送审稿。
《规范》参照了国际上临床实践指南制定 的要求和经验,根据中国国情以及针灸的发展状况,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组织、人 员、过程、采用证据质量评价、推荐方案等级划分、专家共识形成方式、制定与更新的内容和时间等 进行了规范。
这些规范性要求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都得到了充分考量与完善,《规范》 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相辅相成,《规范》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指导,《循证针 灸临床实践指南》又是《规范》适用性的验证实例。
(Grading of Re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即推荐分级的评 价、制定与评估的系统,其中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与弱推荐两级。
强推荐的方案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 小、个性化程度低的方案,面弱推荐方案则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大、个性化程度高、患者价值观差异 大的方案。
对于古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