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1.040 E34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45—2014 代替HS/T31—2010 石油润滑剂中矿物油含量的 定量分析方法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mineral oil in petroleum lubricant 2014-10-29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HS/T45-2014 前言 本标准依据HS/T1-2011和HS/T39-2013的编制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S/T31-2010《石油润滑剂中矿物油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HS/T31-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分析步骤; 一一按照HS/T39-2013《海关化验标准编写规则》修改了格式; 一一增加了“空白试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兵、于秋实、于萌炎、贺玺、崔荣、盛业丹、李大志、孙利. -I- HS/T45-2014 石油润滑剂中矿物油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连续洗脱色谱柱对石油润滑剂中矿物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石油润滑剂中矿物油含量的测定.石油润滑剂中所含有添加 剂应能够被洗脱色谱柱完全吸附. 2原理 测定试样中的矿物油含量采用由硅胶和中性氧化铝组成的洗脱色谱柱,使用石油醚作流动相对石油 润滑剂中的添加剂进行吸附洗脱分离,用重量法测定矿物油含量. 3试剂与材料 3.1硅胶:层析用,100目~200目. 3.2中性氧化铝:柱层析用,100目~200目. 3.3石油醚:分析纯,沸程60℃~90℃. 4仪器设备 4.1恒温水浴. 4.2索氏抽提器,尺寸参见附录A示例. 4.3天平:感量0.1mg. 4.4烧瓶:200mL. 4.5烘箱. 5分析步骤 5.1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 5.2洗脱色谱柱制备 向索氏抽提器中加入硅胶和中性氧化铝各25g 干法制作,底部铺上一层脱脂棉以防止填料漏出, 确保填料中无孔隙.用滤纸或脱脂棉盖住上端.用石油醚缓慢渗透润洗至柱体无气泡,丢弃流出的石油 醚.所制备的洗脱色谱柱可完全吸附附录B中所列添加剂. 5.3分离步骤 实验前向预先称重至恒重的烧瓶中(精确至0.1mg)加大约100mL石油醚,接到5.2准备的洗脱柱 上.精确称量约1g试样(精确至0.1mg).用少量石油醚溶解.将全部试样从洗脱柱上端加入,接上 冷凝管放在水浴中.调节水浴温度使石油醚的循环速度达到在洗脱柱下端每分钟流出100滴-120滴. 循环3小时.取出烧瓶,水浴蒸干(可用蒸馏装置回收石油醚),然后在烘箱中(100士2)℃烘干恒重 为止(前后两次之差不超过0.2mg).称量烧瓶重量(精确至0.1mg) 按照6中公式计算矿物油含量. 若测得矿物油含量在60%-70%之间,按照上述步骤在原烧瓶中加入100L石油醚接上原洗脱柱继续 抽提2小时,再将烧瓶烘干至恒重.反复此步骤,直至前后两次实验烘干后烧瓶重量相差不超过1g. 6结果计算与表述 按照下式计算试样中矿物油含量: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9168-2025 石油产品馏程的测定 减压蒸馏法.pdf
-
GB/T 3884.9-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砷、锑和铋含量的测定.pdf
-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pdf
-
GB/T 11143-2025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pdf
-
SY/T 6857.1-2024 石油天然气工业特殊环境用油井管第1部分:含H2S油气田环境下 碳钢和低合金钢油管和套管选用推荐做法.pdf
-
SY/T 6576-2024 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聚合物评价方法.pdf
-
SY/T 5503-2024 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方法.pdf
-
SN/T 5217-2019 出口食品中溴化植物油含量的测定.pdf
-
SN/T 4759-2017 进口食品级润滑油(脂)中锑、砷、镉、铅、汞、硒元素的测定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pdf
-
SN/T 4428-2016 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N/T 4451-2016 婴儿奶嘴中迁移的N-亚硝胺含量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SN/T 1504.2-2017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2部分:聚乙烯中抗氧化剂和芥酸酰胺爽滑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