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 CCSZ10 T 团 体 标 准 T/CSES149-2024 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 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lligentunmanned laboratory of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2024-07-10发布 2024-07-10实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出版
T/CSES 149-2024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智能无人实验室结构和功能 5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 6智能无人实验室验收 7智能无人实验室运行维护及管理 附录A(资料性)智能检测仪器性能要求及实验室间比对要求 11 附录B(资料性) 内部质量控制频次 15 附录C(资料性) 运行过程中常见异常情况及参考处理方式 18 参考文献 19
T/CSES 14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北裕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 公司、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谱育科技发展公司、宁波市北仑区环境监测站、浙江省杭州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延军、姚志鹏、陈亚男、刘允、熊向陨、陈凡、申田田、胡建坤、陈鑫、沈嘉豪、 刘亭伶、凌清、夏晓峰、张宗可、祝旭初、何宇慧、王亮、张围、刘清旺、仲雨晴、陈峰、潘彦.
T/CSES 149-2024 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 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验收、运行维 护,以及相关智能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质监测领域的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验收、运行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7467一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耕分光光度法 GB/T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7494一198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8170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1892-19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1147-2020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 HJ1226一2021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195-2023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199-2023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200一2023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399一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484-2009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35一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97一2011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636一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94-2014水质汞、砷、硒、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HJ700-2014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776-2015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823一201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HJ825-201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流动注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826-201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828-201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T/CSES 149-202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检测仪器intelligent detectioninstrument 实现任务接收、取样、预处理、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预判与上传等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 设备.
注:智能检测仅器依据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的方法原理通过边缘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 手段.
将仪器传统的测量、控制,调节和测源等功能进行升级,以实现检测过程.
3.2 智能无人实验室intelligentunmanned laboratory 集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验室系统,通过动态耦合 多种智能检测仪器能够独立完成样品的制备、处理、检测,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等任务,实现从进样到 数据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注:智能无人实验室具有支持多任务、高通量、无人值守等特点且实验室的主控系统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扩展 性.
具备适应检测任务需求变化,结合样品的现场信息、检测工况,以及检测结果等信息实现智能审核与分析的 功能.
4智能无人实验室结构和功能 4.1工作流程 智能无人实验室的流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工作流程包括样品交接与识别、样品保存、样品 预检、样品分配、样品预处理、样品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等环节.
智能无人实验室工作流程可参考图1进 行,不同制造商也可根据实际用户需求及项目情况设计不同的工作流程.
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数 据审核和批准、报告生成和批复及数据复审、报告复批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