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 院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 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 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将三条控制线作 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 的红线.
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 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 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
城镇开发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 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 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行政区范围
城镇开发边界图例 城镇弹性发展区行政区范围 保永基农农业空间一般生态空间和
城镇集中建设区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红线 特别用途区城镇开发边界
城镇集中建设区 城镇弹性发展区 特别用途区 农村居民点、点状设施等状设施等农村居民点、点
5集约节约,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城镇与产业集聚,实现面向未 来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规划形成“两心一带四 轴”白的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引导人口布局,树立 精明增长的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 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 展.
G3两心一带四轴
至广州 至禅城三山新城
广州南站050015003000m 湾区智造城 至禅城佛山新城三龙湾创新核
潭洲湾国际创新轴 乐从镇北滘新城 广佛江智慧共享轴顺德机器人谷至广州(番禺) 至南海(西樵)湾区开放
滨水生态区
珠宝时尚产业园合作带 顺德(龙江)数字产业城江镇 龙江-九江组团龙江新城 九江城区顺德红岗科技城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会作区 至南海(九江)顺德中心城区(顺德港组团)
广佛高质量发展融会“南沙-顺德”试验区 顺德临港经济区杏韵水乡至广州(南沙) 至江门顺深业城
东海湾协同发展轴佛山市高新区顺德园 (均安组团)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 均安镇至中山图例至深圳
“两心”镇(街道)界 ‘一带”区界 “四轴” “节点” 城镇空间规划结构图
严宋底线 6
探素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 高质量发展道路
顺应自然地理地貌与人文历史格局,以基塘农田为基 以河流水系为脉,从生态基质、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三个 角度,维育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复合型 的生态安全格局 发挥好城市周边生态空间对城市蔓延的阻隔作用,走内 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探索T“文化生态的 自然资源资产化有效路径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下,顺德将努力做好岭南 水乡文化的发掘工作,依托“桑基鱼塘顺德美食”等 流量品牌,整合周边地区资源,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 将文化与生态资源有机融合,探索“文化生态”白的自然资 源资产化有效路径,建设顺德人民理想的美好家园,打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德样板.
7打造幸福共享的宜居城市
规划构建“两主一副网络布局的四级公共中心 体系(城市级主中心一一城市级副中心一一地区级中心 一一社区级中心),嵌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中心网络.
G3 两主一副网络布局
陈村050015003000m 佛山新城 公共中心 乐从北滘
乐从镇溶镇
伦教街 西部伦教 公共中心勒流
顺德中心城区 公共中心 杏坛
容桂
均安图例
城市级主中心 城市级副中心 地区级中心 镇(街道)界 区界 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图
坚持“保障生活和服务产业井重、新区新建和旧区 增优同步、基础均衡和高层创优并举”,重点优化完善 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布局,有序提升体育、福利设施 服务水平,建设覆盖全区、层次合理、功能完善、服务 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千人学位 数分别不低于40座、40座、80座、40座的标 准,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配置,引导基础教育 资源均衡布局、高质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发 教育服务展,加强产学研合作
构建“市、区级一一镇/街级一一社区 级”白的分级诊疗服务链,不断完善健康服 务网络,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 健康服务给.
引导高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城市级 公共中心集聚,每个镇街至少设置1处文化 活动中心,按照每0.5-1.2万人设置1处社 公共文化区文化活动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服务
推进全民健身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品 质化发展,每个镇街至少拥有1处室内体育 场馆,每1.5-2.5万人设置1处中型球类场 地,每0.5-1.2万人设置1处小型球类场地 全民健身
推进城市碧道、健身步道、体育公园 服务
体育场所等设施建设.
按照"9073""9064”养老服务 发展目标(90%居家养老,7%或6%社区 养老,3%或4%机构养老),提升并逐步 社会福利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保障
传承历史文化 8
凸显岭南水乡特色
加强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充分挖掘和保护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彰显顺德的历 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特征,将顺德建成既有深厚历史 文化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面向世界的岭南水乡文 化标杆.
山体山脉、江河水系、自然保护地
历史城区(顺德老城)
清晖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
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建筑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文化遗产
文海松庄仇公祠
村镇 良教祠堂群刘氏宅第区氏宗祠
福善堂大墩梁氏家庙
北滘碧江村心祠堂群尊明苏公祠碧江村心街历史文化街区 大澳旧址一巷1号民居路州塘边历史地段路州周氏大宗祠、路州条氏大宗祠金楼及古民建筑群北滘碧江泰兴大街祠 西村低理民居群陈氏大宗祠南村牧伯里古民居群德云桥
洗光墓车村曾氏大宗祠北滘林头郑氏大宗祠碧江村碧江泰兴街历史文化街区 杨滘炮楼乐从镇增氏家塾莘村梁大夫祠简竹居牌坊及六角亭北帝庙冯氏贞节牌坊桃村报功祠古建筑群 马姓回魅井七乡蟠龙水闸桃村袁氏大宗祠西海抗日烈士陵 何氏大宗祠广教杨氏大宗祠
张氏九世祠扶阁廖氏宗祠傅氏墓碑广孝桥 石龙里沥史文化街区大光明碾米敬落间千里驹故居 克勤堂建筑群贞女桥龙江石龙里古民居群龙江新闸鸣石花园梁廷故居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御波桥
月池何公祠伦街道 察院陈公祠龙江镇激玉泉龙江镇龙江文塔
东海水闸同兴间 冯立夫祖宅勒流街道陈岩野墓 梅氏大宗祠与陈氏大宗祠万安涌间锦岩庙大良罗氏大宗祠
新涌间长咀涌闻麦朗闸众涌天后庙西山庙钟楼人民礼堂 北水水楼大街23号民居北水龙民大宗祠北水双间见龙桥大良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清晖园 麦孟华、麦仲华故居尤列故居龙豆水闸青云塔 横沙闸节孝坊龙母庙和五龙庙合兴当铺原济桥逢简村逢简塘头街历史文化街区顺德老城 狮额口水间沙涌闸百岁坊百朗南海神庙伍宪子故居刘氏大宗祠金整桥明远桥连氏始祖古享群太平塔 甘竹滩激南伍公祠宋参政李公祠北街古村落逢简根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周鉴井 龙田涌间爱日桥祝区所 黄氏大宗祠冯氏六世组祠
杏坛梁氏大宗祠顺德糖厂 麦村北胜炮楼苏氏大宗祠新涌茧栈 麦村西胜炮楼(镇面楼)杏坛镇上地历史地段旧眉蕉桥
昇平人瑞坊跃龙桥四基天主教堂里村洛阳桥容山书院牌坊及耳房 黎氏家庙及民居群昌教乡垫高赞达轩梁公祠真武庙聚奎阁容桂街道绿格古油 何彦墓昌教黎氏家庙历史文化街区龙涌水闸 星槎何氏大宗祠马东村 罗氏宅第李小龙故居 南浦李氏家祠上村李氏宗祠晋浦公家庙图例
均安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碧江)历史文化街区 贞善堂梁氏大宗祠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龙江)桑园围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点 冰玉堂魁阁梅庄欧阳公祠万安堂、博斋书院、东泉黄公祠中国传统村落桑园围水利文化遗产堤围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桑园围水利文化遗产闸口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桑园围水利文化遗产现状闸口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 区级文保单位历史地段 区级不可移动文物镇(街道)界 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区界
凸显岭南水乡的特色城市形象
统筹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要素,彰显水网密布的大 地景观特色,打造疏密有致、城野相交、山水共融的城 乡空间,建设显山露水、清新明亮的宜居环境,展现岭 南水乡的特色城市形象.
9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引导塑造美丽、集 约、高效、可持续的国土空间.
国土综合整治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 保障能力;建设美丽田园示范区、现代农 业示范区,强化乡村地区农用地的生态功 统筹推进农用地能,注重乡土文化和风貌的保护.
综合整治
分区分类引导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复 引导低效垦,逐步提升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
存量用地盘活
实施乡村振兴,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 治,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完善公 推动乡村共服务设施.
人居环境提升
生态修复
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河道综 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强生态护岸、景观河 推进水道、湖泊等工程建设 环境治理
加强山体、林地管理,实施破损山 体、受损林地生态修复,提高林业资源 质量,稳固山体;开展公园、环山绿道 推动出林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亩万亩公园建 生态修复设.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耕地和 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积极推进农田整治 改善提升及高标准农田优化提升建设.
耕地质量
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和对重点监管对 象的监测,有序开展土壤修复治理.
开展 土壤修复
10城市更新与村级工业园改造
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 内涵提升转变
把挖潜存量空间资源放在国土开发利用 的优先位置,结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加快转变土 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 国土空间的高效率利用
重点片区强统筹推动重点片区成片连片整体更新
产业空间再集聚保障产业空间的有效供给
公共设施“补短板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生态空间优品质促进生态修复与生态维育
持续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
规划形成20个连片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和 30个生态集约现代主题园区,构建现代产业园 区体系.
产业集聚区是指空间边界相对规整且识 别度高、以主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及自然地 物等边界围合的、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特色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的、“产城人文 产业集聚区相融合的城镇发展片区.
主题园区是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 项目为载体、产业主题特色鲜明、空间相对 连片的生态产业园区 主题园区
实施乡村振兴 11
建设美丽乡村
分类引导乡村有序发展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村庄空间和土 地资源利用,科学安排村庄风貌营造、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历史文化保护,实现差异化发展.
建设美丽田园,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结合顺德“桑基鱼塘、岭南水乡的地方特色,发扬 世界美食之都的品牌号召力,打造“水韵花香竞芳 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发展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相 适应的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休闲农业、养 生养老等新业态新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构建高品质,网络化的 12
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轨道引领、通道快捷、网络完善、品质优越 的综合交通系统.
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 济”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内外快速通达路网 构建密度适中、高效畅通的高速网 络,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快速通达.
结合 强中心”和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 内、中、外环等快速环线及放射线建 设.
优先建设、改造对产业集聚区域支 撑力度大的干线道路.
持续完善轨道交通线路 加快对接珠三角地区轨道骨架线路, 推进“四铁”“六轨”规划建设,全面融 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重点 加快在建轨道建设,推进与广州轨道网络 全面对接,规划引入广州地铁26、32号 线等5条线路.
将顺德站、顺德学院站、 龙江站、东平站打造为综合交通枢纽.
谋 划推进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大力推进海空枢纽网络建设 加强与深圳、广州港口合作,加快 顺德新港二期开发,以顺德新港与深圳 蛇口港组合港项目为突破口,构筑公水 联运体系,打造服务粤西及西江流域的 枢纽港口.
整合利用港口资源,丰富港 口客运航线,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完 善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佛 山新机场等航空枢纽的交通衔接.
积极布局绿色交通系统 构建绿色出行为主导的城市慢行交通体 系.
以常规交通为主体,提升常规公交水 平,优化公交线网与公交场站布局,科学设 置公交专用道,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 市.
完善轨道交通沿线重点发展枢纽的公交 接驳.
打造“休闲通勤”的的以人为本的高 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城市民生交通设施 建设,逐步将河堤改造为慢行步道.
规划自 行车道微循环系统,打通便捷出行“最后一 公里”,引导绿色出行.
宋卫城市安全 13
提升城市韧性
保障水资源与能源供应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加强水资源管理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用水总 量、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分区分质供 水,推广优质供水.
强化环境管理 完善城镇排水和污水的管网和设施,健全从源 头到终端的垃圾处理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 集,稳步实现无害化处理.
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不 断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 比重;优化电网结构,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加 强气源保障,增强燃气应急储配能力.
新型基础设施 提升通信服务品质,推动以工业互联网、5G为 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统筹应急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控、综合协调的灾害预 防和应对体系,建立气象、消防、抗震、人防、危 险品等多灾种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和救援 响应能力.
增强卫生防疫能力 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强化医疗卫生和生物 安全保障,设立区级医疗救护中心、疾病控制中心 网络.
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加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布 设工程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14规划实施保障
建立规划体检评估制度
建立规划动态调整完善机制
接几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系统
加强区、镇(街)与部门协同
完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第与机制
近期实施要点 平台引领 加快建设重点平台,继续深入推进村 级工业园更新改造,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培 育,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将优势产业 和重点平台相关联,加强支持创新的体制 机制配套.
改善民生 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推进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水平,推 动“15分钟生活圈”建设.
交通改善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 通,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品质,逐步优化交 通出行结构;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并实现与 高速公路的顺畅衔接,推进干路网贯通, 协调与周边地区的道路衔接;实施客货运 枢纽的功能整合与提升.
生态维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整治黑臭河涌, 开展生态廊道建设,逐步治理土壤污染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