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类:中建八局-濮阳市黄河文化艺术中心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113.01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05-0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五、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对现场的勘察情况,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参考本招标文 件第三章评标办法要点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计划.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内容完整性
1.1 技术标的主要内容具有完整性,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合理降低资源消耗的原则,编制了本项目实施方案.本技术标文件围绕本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从开工准备临建布置至工程竣工保修的全部施工及管理内容进行编制,对施工组织及平面部署,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保、新技术应用、BIM应用、智慧工地等管理方案及保证措施作详细阐述,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秉着全面性、可行性、针对性、先进性、强制性原则,原则内容具体见表1.1-1.
表1.1-1 编制原则
1.2 编制依据
1 招标文件见下表
表1.2-1 招标文件及项目图纸一览表
2 主要标准、规程
1)主要国家及行业标准、规程见下表.
表1.2-2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程一览表
2)主要企业标准、规程见下表.
表1.2-3 企业标准、规程一览表
1.3 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40800.66平方米,其中黄河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30873.38平方米,为一栋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地上建筑面积20186.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0686.40平方米(包括人防地下室空间);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9937.28平方米,包括停车场出入口等配套地上建筑面积476.5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9450.7平方米;完善区域内给排水、强弱电、消防水池等配套基础设施.
1.4 招标范围
本项目施工图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包含工作内容.
1.5 项目管理目标
1 质量要求:合格.
2 工期:第1标段:720日历天.
3 安全文明:创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1.6 施工条件
1.6.1 自然气候
濮阳市位于中纬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54.5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8%.年太阳辐射量为118.3kcal/c㎡,年有效辐射量为57.9kcal/c㎡.年平均风速为2.7m/s,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风向风速多变.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601.3mm.
1.6.2 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濮阳市华龙区文体东路与平安街交叉口西北角及西南角.
图1.6-1 项目位置图
项目南侧、北侧均为市政道路,可作为主要交通运输通道.
图1.6-2 项目现场航拍图
1.6.3 水文地质情况
濮阳市位于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1/6000~1/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台前县东北部最低仅39.3米.由于历史上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临黄堤、金堤及一些故道残堤.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 工程特点
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本工程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40800.66平方米,其中黄河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30873.38平方米,为一栋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地上建筑面积20186.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0686.40平方米(包括人防地下室空间);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9937.28平方米,包括停车场出入口等配套地上建筑面积476.5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9450.7平方米;完善区域内给排水强弱电、消防水池等配套基础设施.游泳馆上空为钢网架屋面,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专业较多、设备设施较多、协调工作量大、对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较高.
2.2 施工重点与难点及建议
表2.2-1 施工管理重点与难点及建议
2.3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对工程作业活动的分析,工程主要环境污染源见下表.
表2.3-1 主要环境污染源
2.3.1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 施工场地:由扬尘治理专员负责主抓落实.现场主干道路和加工场地、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场地进行硬化,设专人负责每日洒水和清扫,并在场内道路旁加装喷水龙头,配合洒水车加强路面洒水效果,保持道路清洁湿润,对于现场其他裸露土壤,实施绿化处理.
2 在大门处车辆出口处设置洗车池和洗车机,车辆清洗轮胎后,方能离开工地;洗车池与出口处之间的道路采用混凝土或钢板铺设,防止清洗后的轮胎再度沾上泥尘带至公共道路,污染路面.
3 载有易生尘埃物料的车辆离开工地时,以清洁和不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所载物料,确保物料不会漏出.尤其是渣土、建筑垃圾等物品运输车辆,必须严密覆盖,措施不合格不予使用.对工地存放的易生尘埃物料采用防尘网完全覆盖,防止扬尘.对已经撒漏在公共道路路面上的泥尘及垃圾,及时安排专人清理.现场使用的混凝土及砂浆等全部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商品砂浆,减少施工过程尘埃散发.
图 2.3.1-1 易扬尘材料、渣土垃圾密闭运输
4 进行钻孔、切割、磨光或机械破碎作业时,不断在作业表面喷水,用以抑制尘埃散发.拆卸、爆破工程应连续进行,并在拆卸期间喷洒水雾,维持表面湿润清洁.
5 现场严禁加热、融化、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它易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现场、食堂严禁燃烧木屑、木板等任何建筑废料,杜绝烟雾的产生根源.
6 加强对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监管力度,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准进场;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随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