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类(工业生产、办公园区):中建八局-环球印务扩产暨绿色包装智能制造工业园一期项目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354.09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承包人建议书
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标准方面针对初步设计的优化
明确建设目标
项目应本着推动区域经济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满足区域内产能爬升,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区域未来发展潜力,展现企业特有的绿色低碳、智慧、宜居面貌.力求体现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特色生态共享的园林化0、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的现代产业园区.
建筑设计优化
1、地下室
结合地下停车和设备安置的需要,优化地下室层高.同时减少地下室埋深,降低地下室结构成本,减少土方量.
在满足景观绿化和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覆土层的厚度.
1)地下室布置:
优化形状,尽量规整,避免出现多段折线,避免出现锐角弧线;
优化大小,满足报批和基本使用功能即可,避免出现多余空间;
优化车行系统和人行、消防疏散流线,减少无效车位的布置;
优化车行和人行通道宽度.
2)设备用房布置:
优化设备用房布置范围,不影响停车位.优化管线路由,减少管线长度.
底板及顶板结构找坡:
优化地下室内排水找坡形式,采用结构找坡.
优化地下室集水坑数量,尽量合并排水,减少泵坑,节约侧壁与顶板上的防水套管及管材.
2、单体设计
1)优化建筑层高:层高每降低10cm,至少可以节省建安成本1%.
2)优化建筑隔墙:非承重墙采用100mm.
3)优化建筑门窗:控制窗地比;合理布置门窗尺寸,合理分隔,尽量减少开启扇数量;对比选择框料含量小的且满足抗风压的型材进行设计;优化非标门窗,减少开模费用.
3、沉降缝及外挑构件
减少沉降缝设置.
优化外挑外挂构件.
4、外饰面及金属、钢构件
不使用或少使用木制品及钢制品.木制品易开裂脱漆,钢制品易生锈,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且存在后期客户的隐患.
金属构件、钢构件需区分使用场所(室内外),分别采用不同的防锈、防腐处理.根据产品定位及应用部位不同,室外选择氟碳喷涂、室内选择阳极氧化或粉末喷涂.
5、栏杆、百叶
优化栏杆档次,尽量使用标准化栏杆.
根据立面部位确定百叶类型,尽量使用普通百叶防水.
6、室外控制
优化建筑细节(如残疾人通道、门槛斜坡等);
优化室外路网,减少路网的不合理曲线和弯折,在满足消防、交通流向疏导等前提下,减少出入口.
7、建筑创新
优化灰空面积,如:沉式庭院、阳台、电梯前室后室等;优化空间比例,控制无效成本.
结构专业优化
1、进行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
1)结构成本(钢筋、混凝土、砌体等材料费)约占主体造价的50%以上,结构优化可使建筑工程总造价降低10%~35%.
2)结构优化可以帮助甲方提高设计质量,消除潜在质量缺陷,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建筑品质,减少投资浪费.
3)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通过销售获得利润的空间压缩,从内部挖掘潜力、节约成本成为企业赢利的重要手段.
4)设计优化有利于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利国利民,更利于企业.
2、前期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控制
1)推敲地下室布置
地下室结构在结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地下室的结构离散性比较大,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和关联不明显,做好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控制整个结构成本至关重要.把握好地下室顶部覆土厚度的控制和顶部活荷载的控制,地下室顶部覆土一般与景观布置和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有关系,在设计管理过程中把景观设计和管网设计提前介入,做好精细化设计和专业配合工作,严格控制好地下室顶部覆土的厚度.把握好地下室顶板和底板的布置方案,对这些结构布置方案要做好多方案成本比较,全方位的把握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的取舍要慎之又慎.
2)控制层高
在满足建筑立面和使用净高的前提下,减少层高不仅可以减少竖向构件的长度和体积,同时还可以减少基础等土建成本和外装、设备及运营成本.
3)控制高宽比(即结构高度和结构有效宽度的比值)
建筑高宽比越大,主体结构抗倾覆力矩也越大,安全所需抗侧力构件便越长,由此便会增加结构成本.控制高宽比可显著控制结构成本.
4)优化竖向构件设置
考虑到本项目位于机场附近,受防空限高影响,建筑高度总体不会太高,采用框架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设计阶段结合建筑平面及功能布置合理的框架柱、剪力墙位置,在满足规范层高位移比限值的基础上,减少柱截面和剪力墙长度及截面,从而从整体上节约造价.
5)优化梁的布置及配筋方式
楼盖造价占结构总造价的9%~13%,其重量占整个房屋重量的22%左右.梁属于楼盖的一部分,其布置直接影响板的受力情况和配筋,合理布置梁也成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对于常见的8.1×8.1m~9.0×9.0m柱网,标准层等承受荷载较小的楼板优先考虑平行梁或十字梁,其大概综合成本会比井字梁低10%左右,而对于地下室顶板等承受荷载较大的楼板应选用井字梁,以满足协调受力、保证净高的要求.同时,可以取消那些小跨度楼板下部为支撑上部较短填充墙而设置的小梁.在大跨度框架梁配筋方面,应避免上部粗大钢筋全梁贯通,尽量采用较小直径钢筋配置,这样可以有效节省框架梁的钢筋用量.
6)控制楼板厚度
楼板厚度直接影响着结构荷载,20mm厚楼板自重约占标准层总荷载3.3%,厚度增加,荷载加大,梁、墙、基础均会加大,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对于标准层较小楼板来讲,配筋均按最小配筋率来要求,楼板厚度增加反而配筋增大,所以实际工程设计时楼板厚度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控制要素.
7)混凝土标号的合理采用
混凝土标号每增加一级,单价提高约5%~8%;对柱及剪力墙轴压比的影响很明显,应优化选用高标号混凝土;对梁来说,标号高低对梁的承载力变化不大,应选用低标号混凝土;对板来说,虽然提高标号对承载力有提高,但标号提高后最小配筋率相应增大,楼板开裂的几率也增大,所以也应选用低标号的混凝土.工程设计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