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采购投标方案364页.docx

附件大小:22.57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第一章 项目理解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家电行业概况
中国的家电业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而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已在全球同类产业中取得显著地位.目前,中国家电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体系,从最初引进和购买技术、直接引进生产线到现在形成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长虹等一大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民族家电企业集团,产品在国内拥有近80%的市场份额,其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充分显示了我国家电企业的实力.
1.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二元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
3.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生产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网络中传统的百货商场数量逐渐减少,家电专卖和超级市场则异军突起.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家电专卖店在全部家电销售网点中所占比例高达65%,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家电经销网点的绝对主体.家电专卖店发展如此迅速,许多业内人士也颇感震惊.在家电专卖店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分公司和超级市场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传统家电经销主力的百货商场数量比例却在不断缩减,有的百货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了家电经营.调研数据还表明,目前多数家电经销网点经营状况平平,能维持正常经营的网点只占到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几年来家电销售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特别是经营彩电、影碟机等价格竞争较激烈的品种的销售网点,基本上处在薄利经营的境况中.
4.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家电行业大举扩张的时期,国产品牌以价格和营销为武器,曾经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场一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家电企业一度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来自国际品牌的威胁.2000年中,伊莱克斯在冰箱市场的月度零售份额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机市场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三星在微波炉市场也逐渐崛起,这些事实都向我们明确无误地表明了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大举反扑的严峻现实,我国家电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
二、家电行业背景
1.中国家电产业历史长河的形成
改革开放是中国家电产业作为当时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契机,为家电产业走向成熟,迅猛扩张其生产能力,并且最终形成拥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一个成熟产业组织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家电产业是一个范围相当广、跨度相当大的行业.
它既包括曾经的老“三大件”一自行车、缝纫机和钟表,也包括如今的新“三大件”一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以及其他例如电风扇、录音机、90年代以来兴起的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等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耐用消费品.建国初期,由于战争导致国家元气大伤,我国整体工业基础在那时非常的薄弱,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也很低,包括家电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都尚属于萌芽期.
中国的家电产业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痕迹,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49年至197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老“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和钟表以及电风扇等老一代必备家用消费品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市场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由于的项目以及建设都必须报批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当时的企业并没有市场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而没有市场作为导向,中央对老“三大件”等家用耐用消费品只是一味采取计划生产、计划供应,最终就导致了供给能力远远小于市场的需求.不仅如此,缺乏对于市场的了解以及消费者的了解,当时生产的产品改良更新速度非常缓慢,产品的设计和款式几乎几十年都是一成不变,产品的价格也是由国家作主说了算.
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1989年.这一阶段,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中国的家电产业开始了质的飞跃.随着人均收入和购买能力的持续增长,新“三大件”—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等等新兴家用耐用消费品逐渐走进人民的生活,家电行业得到了急剧的发展.中央的放权以及让利让当时的地方和企业具有了产品的自主权,企业发展市场的灵活性增强,无论是老“三大件”还是新“三大件”的家用电器,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都猛追世界先进水平,老“三大件”也改变几十年不变的老面孔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迅速.与此同时,新“三大件”的市场普及率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速度都在此时大大的加快了.
据统计,在这个时期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从1985年的6.7台增长到1992年的19.5台,增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