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学大纲(试行).doc

附件大小:902.85K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
所属分类:安全文明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1.总则
1.1本大纲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有关规定编制。
1.2本大纲适用于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学。
1.3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司机(施工升降机)、建筑起重机械司机(物料提升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塔式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施工升降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电气焊接(切割)工等12个工种。
1.4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学内容包括通用知识和相关工种专业知识;其中,重点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
1.5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建议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工种安全技术培训教学安排建议参照附件1执行)。
2.建筑施工特种作业通用知识
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2.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1.2建筑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1.3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2.1.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2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2.2.1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相关知识。
2.2.2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2.3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3.1安全防护用品管理。
2.3.2常用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3.3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2.4高处作业
2.4.1高处作业相关知识。
2.4.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类型。
2.4.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2.5施工现场安全用电
2.5.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
2.5.2施工现场用电设备。
2.5.3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6施工现场消防
2.6.1消防相关知识。
2.6.2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和使用。
2.6.3施工现场的消防措施。
2.7施工现场安全标志
2.7.1安全标志。
2.7.2安全色。
2.7.3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置。
2.8施工现场应急急救与避险
2.8.1应急急救相关知识。
2.8.2应急避险相关知识。
2.9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2.9.1事故及分类。
2.9.2事故报告。
2.9.3事故调查处理。
2.9.4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法律责任。
3.建筑电工专业知识
3.1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
3.1.1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3.1.1.1电工学基础知识。
3.1.1.2电气识图基础知识。
3.1.2常用低压电器与电动机
3.1.2.1常用低压电器
3.1.2.1.1常用手动电器种类、特性。
3.1.2.1.2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漏电保护器、变频器、储电瓶等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特性。
3.1.2.1.3施工现场智能终端设备的原理及电气连接。
3.1.2.2电动机
3.1.2.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3.1.2.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指标。
3.1.2.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和使用。
3.1.3施工现场的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3.1.3.1施工临时用电工程的供电
3.1.3.1.1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
3.1.3.1.2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各项技术参数。
3.1.3.1.3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
3.1.3.1.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3.1.3.2接零接地保护的基本概念
3.1.3.2.1接零的概念 。
3.1.3.2.2接地的概念 。
3.1.3.2.3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安全电压的概念。
3.1.3.3TN-S接零保护系统
3.1.3.3.1接零保护的概念及分类。
3.1.3.3.2接地装置与接地电阻要求。
3.1.3.3.3重复接地的作用。
3.1.4施工现场的配电
3.1.4.1施工现场的配电室
3.1.4.1.1配电室的位置要求。
3.1.4.1.2配电室的设计要求。
3.1.4.1.3配电室的布置要求。
3.1.4.2施工现场自备电源
3.1.4.2.1发电机房的位置和布置要求。
3.1.4.2.2自备发配电系统的组成。
3.1.4.3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3.1.4.3.1常用导线和电缆种类。
3.1.4.3.2配电线路的型式。
3.1.4.3.3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敷设。
3.1.4.3.4室内配线的敷设。
3.1.4.3.5导线、电缆的选择。
3.1.4.3.6电动机负荷线和电器选配标准。
3.1.4.3.7常用导线的连接方法。
3.1.4.3.8建筑施工现场电缆选择实例。
3.1.4.4施工现场的配电装置
3.1.4.4.1配电箱体结构要求。
3.1.4.4.2配电装置的电器配置标准。
3.1.4.4.3三级配电分级分路规则。
3.1.4.4.4配电箱与开关箱的电器选择要求。
3.1.4.4.5配电装置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3.1.4.4.6配电箱、开关箱接线图。
3.1.5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3.1.5.1电动建筑机械
3.1.5.1.1起重机械安全用电基础知识。
3.1.5.1.2桩工机械安全用电要求。
3.1.5.1.3夯土机械安全用电知识。
3.1.5.1.4混凝土机械安全用电知识。
3.1.5.1.5钢筋机械安全用电知识。
3.1.5.1.6木工机械安全用电知识。
3.1.5.1.7焊接机械安全用电知识。
3.1.5.1.8输水泵类机械及其它电动机械安全用电要求。
3.1.5.2手持式电动工具
3.1.5.2.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3.1.5.2.2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用电要求。
3.1.6施工现场的照明
3.1.6.1施工现场常用照明装置选择
3.1.6.1.1施工现场常用照明装置的种类。
3.1.6.1.2照明器选择要求。
3.1.6.2施工现场照明的设置
3.1.6.2.1照明设置的一般要求。
3.1.6.2.2照明供电的电压、线路导线和配套器具的选择。
3.1.6.2.3照明装置的安装、控制和保护。
3.1.7施工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
3.1.7.1危险环境因素的防护
3.1.7.1.1外电防护的具体要求。
3.1.7.1.2易燃易爆物与腐蚀介质防护。
3.1.7.1.3机械损伤防护措施。
3.1.7.1.4电磁感应与静电防护措施。
3.1.7.1.5有限空间用电安全要求。
3.1.7.2防雷
3.1.7.2.1雷电现象及危害。
3.1.7.2.2防雷装置的设置要求。
3.1.7.2.3按滚球法确定防雷保护范围。
3.1.8施工现场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3.1.8.1常用电工工具
3.1.8.1.1试电笔、电工刀、螺丝刀、电工钳、扳手及电动扳手、电烙铁的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
3.1.8.2常用电工仪表
3.1.8.2.1电工仪表的分类。
3.1.8.2.2仪表面板符号意义。
3.1.8.2.3电工仪表的技术指标。
3.1.8.2.4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交流电度表的使用、测量。
3.1.8.2.5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漏电保护器测试仪的结构性能、原理、测量、使用。
3.1.9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
3.1.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1.9.1.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的条件。
3.1.9.1.2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3.1.9.2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记录及档案。
3.1.9.3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3.1.9.3.1施工用电管理制度。
3.1.9.3.2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1.9.3.3安全用电措施。
3.1.9.3.4电气防火组织技术措施。
3.1.9.3.5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9.4电工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及正确使用。
3.1.9.5触电知识
3.1.9.5.1触电的种类、方式。
3.1.9.5.2防触电措施 。
3.1.9.6触电急救
3.1.9.6.1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1.9.6.2现场救护措施。
3.1.9.6.3电伤处理的方法。
3.1.9.6.4触电急救模拟人的使用。
3.1.10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排查及处理
3.1.10.1建筑施工电气故障的检查与维修
3.1.10.1.1常见的电气故障。
3.1.10.1.2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
3.1.10.1.3电气故障检查、维修的原则和方法。
3.1.10.2常见电气事故隐患
3.1.10.2.1施工用电常见电气事故隐患。
3.1.11典型事故预防与案例分析
3.1.11.1建筑施工现场常见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3.1.11.2建筑施工现场典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3.2专业操作技能
3.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的要点及做法。
3.2.2电气元件、导线和电缆规格及型号的辨识方法。
3.2.3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等检测仪表的使用方法。
3.2.4施工现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设备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测试。
3.2.5施工现场常用电器元件的主线路连接方法和控制线路连接方法。
3.2.6施工现场用电线缆的敷设方式、方法。
3.2.7施工现场在施工不同阶段三级配电装置和线缆的选择、匹配、安装、接线。
3.2.8施工现场起重吊装、钢筋、木工、混凝土等机械设备和电动工具的用电接线方法。
3.2.9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器具的选择、安装及线路连接。
3.2.10施工现场常见临时用电系统故障及电气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
3.2.11利用模拟人进行触电急救操作技能。
4.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专业知识
4.1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
4.1.1建筑力学和建筑识图
4.1.1.1力的基本概念。
4.1.1.2力的合成与分解。
4.1.1.3力的平衡。
4.1.1.4建筑荷载。
4.1.1.5结构几何稳定。
4.1.1.6杆件基本变形。
4.1.1.7压杆稳定。
4.1.1.8脚手架受力分析。
4.1.1.9识图图样方法。
4.1.2脚手架概述
4.1.2.1脚手架种类、作用、术语。
4.1.2.2专项施工方案
4.1.2.2.1编制项目。
4.1.2.2.2方案内容。
4.1.2.2.3方案审批。
4.1.2.2.4安全技术交底。
4.1.2.2.5方案实施。
4.1.2.3安全防护
4.1.2.3.1安全网、钢板网。
4.1.2.3.2临边、洞口防护设施。
4.1.2.3.3安全防护棚。
4.1.2.3.4防雷与防触电。
4.1.2.4安全管理
4.1.2.4.1持证上岗制度。
4.1.2.4.2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4.1.2.5建筑架子工的常用工具
4.1.2.5.1活络扳手、扭力扳手。
4.1.2.5.2锤子及其他常见的工具。
4.1.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4.1.3.1脚手架材料
4.1.3.1.1底座、垫板。
4.1.3.1.2钢管、扣件、脚手板。
4.1.3.2脚手架构造
4.1.3.2.1脚手架构造尺寸。
4.1.3.2.2地基与基础。
4.1.3.2.3杆件、扣件、脚手板。
4.1.3.2.4连墙件、门洞。
4.1.3.2.5横向斜撑、抛撑。
4.1.3.2.6斜道、卸料平台。
4.1.3.2.7满堂脚手架。
4.1.3.3脚手架搭设
4.1.3.3.1准备工作。
4.1.3.3.2搭设程序。
4.1.3.3.3局部卸载。
4.1.3.3.4搭设质量。
4.1.3.3.5检查验收。
4.1.3.4脚手架拆除
4.1.3.4.1准备工作。
4.1.3.4.2拆除程序。
4.1.3.4.3注意事项。
4.1.3.5悬挑脚手架
4.1.3.5.1施工方案。
4.1.3.5.2搭设要点。
4.1.3.5.3平面布置。
4.1.4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4.1.4.1用途分类
4.1.4.1.1支撑脚手架。
4.1.4.1.2作业脚手架。
4.1.4.2脚手架材料
4.1.4.2.1基座、可调底座、可调托撑。
4.1.4.2.2连接盘、连接套管。
4.1.4.2.3立杆、立杆连接件。
4.1.4.2.4横杆、横杆铸头。
4.1.4.2.5斜杆、斜杆铸头。
4.1.4.2.6定位杆、销板。
4.1.4.2.7钢桁架、外挂三脚架、钢斜撑。
4.1.4.2.8踏板、步梯、挂扣式钢梯。
4.1.4.3脚手架构造
4.1.4.3.1脚手架构造尺寸。
4.1.4.3.2地基与基础。
4.1.4.3.3杆件、脚手板。
4.1.4.3.4连墙件、门洞。
4.1.4.3.5斜撑、抛撑。
4.1.4.3.6卸料平台。
4.1.4.3.7满堂脚手架。
4.1.4.4脚手架搭设
4.1.4.4.1准备工作。
4.1.4.4.2搭设程序。
4.1.4.4.3局部卸载。
4.1.4.4.4搭设质量。
4.1.4.4.5检查验收。
4.1.4.5脚手架拆除
4.1.4.5.1准备工作。
4.1.4.5.2拆除程序。
4.1.4.5.3注意事项。
4.1.4.6悬挑脚手架
4.1.4.6.1施工方案。
4.1.4.6.2搭设要点。
4.1.4.6.3平面布置。
4.1.5门式钢管脚手架
4.1.5.1脚手架材料
4.1.5.1.1主要构配件。
4.1.5.1.2构配件质量。
4.1.5.2脚手架构造
4.1.5.2.1基础、门架、配件。
4.1.5.2.2连墙件、加固件。
4.1.5.2.3转角处门架连接、通道口。
4.1.5.3脚手架搭设
4.1.5.3.1准备工作、构配件检查验收。
4.1.5.3.2搭设程序、检查验收。
4.1.5.4 脚手架拆除准备工作、拆除程序。
4.1.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4.1.6.1 脚手架材料
4.1.6.1.1底座与托撑、杆件、碗扣。
4.1.6.1.2横杆接头与立杆连接销、脚手板、挑梁。
4.1.6.1.3构配件的外观质量。
4.1.6.1.4组装质量。
4.1.6.1.5构配件进场验收。
4.1.6.2脚手架构造
4.1.6.2.1构造尺寸、杆件与碗扣。
4.1.6.2.2脚手板、连墙件、斜杆。
4.1.6.2.3转角、门洞、斜道。
4.1.6.3脚手架搭设
4.1.6.3.1搭设程序、要点、质量。
4.1.6.3.2检查验收。
4.1.6.3.3使用管理、拆除。
4.1.7外电防护架
4.1.7.1基本要求。
4.1.7.2构造形式。
4.1.7.3搭设要点。
4.1.8模板支架工程
4.1.8.1工程概述
4.1.8.1.1模板工程类型。
4.1.8.1.2模板支架系统构造特点。
4.1.8.1.3模板支架系统构造形式。
4.1.8.2模板支架系统设计计算、受力分析、荷载。
4.1.8.3模板支架搭设与构造
4.1.8.3.1地基、垫板与底座、扫地杆。
4.1.8.3.2支架立柱、水平杆。
4.1.8.3.3可调托撑、剪刀撑。
4.1.8.3.4模板支架验收。
4.1.8.4模板支架拆除准备工作、拆除顺序、注意事项。
4.1.8.5其他模板支架搭设与构造
4.1.8.5.1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架。
4.1.8.5.2门式钢管模板支架。
4.1.8.5.3梁式或桁架式模板支架。
4.1.8.6现场安全管理
4.1.8.6.1安全管理制度。
4.1.8.6.2安全技术管理。
4.1.8.6.3混凝土浇筑施工。
4.1.8.6.4模板与支架维修存放。
4.1.9典型事故预防与案例分析
4.1.9.1普通脚手架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4.1.9.2典型普通脚手架事故案例分析。
4.2专业操作技能
4.2.1辨识脚手架及构配件的名称、功能、规格。
4.2.2辨识不合格脚手架构配件。
4.2.3常用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方法。
4.2.4常用模板支架的搭设和拆除方法。
5.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知识
5.1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
5.1.1力学基础知识
5.1.1.1力的基本概念。
5.1.1.2附着升降脚手架荷载传递路径及受力分析。
5.1.2电工基础知识
5.1.2.1基本概念。
5.1.2.2同步控制系统、动力提升系统电气元件组成及配电。
5.1.3机械、液压基础知识
5.1.3.1机械的概念。
5.1.3.2连接件和紧固件。
5.1.3.3电动葫芦组成及工作原理。
5.1.3.4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5.1.4钢结构基础知识
5.1.4.1附着升降架手架常用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5.1.4.2钢结构的连接。
5.1.4.3桁架结构。
5.1.5起重吊装基础知识
5.1.5.1吊点的选择。
5.1.5.2常用起重吊具、索具和起重工具。
5.1.5.3起重吊装安全技术。
5.1.6附着升降脚手架概述
5.1.6.1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概念及术语。
5.1.6.2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
5.1.6.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作用。
5.1.6.4附着升降卸料平台的简介。
5.1.7附着升降脚手架构造
5.1.7.1常用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5.1.7.1.1架体基本组成、构配件性能及构造要求。
5.1.7.1.2附着升降脚手架工作原理。
5.1.7.2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升降机构及升降工作原理
5.1.7.2.1升降机构组成及要求。
5.1.7.2.2升降工作原理及升降机构的安装调试。
5.1.7.3附着升降脚手架同步控制系统
5.1.7.3.1同步控制系统组成及设置要求。
5.1.7.3.2同步控制系统安装及调试。
5.1.7.4附着升降脚手架常用防坠装置及工作原理
5.1.7.4.1常用防坠装置分类及设置要求。
5.1.7.4.2常用防坠装置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5.1.7.5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装置
5.1.7.5.1防倾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设置要求。
5.1.7.5.2防倾覆装置的安装调试。
5.1.7.6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承装置
5.1.7.6.1附着支承装置的组成及设置要求。
5.1.7.6.2附着支承装置安装部位、安装条件、安装方法。
5.1.7.6.3附着支承装置依附于特殊结构或构件转接件设置方法。
5.1.8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拆卸和升降
5.1.8.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1.8.1.1基本要求、安装条件的判定。
5.1.8.1.2架体安装施工图机位平面、立面、剖面、节点大样图识图。
5.1.8.1.3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
5.1.8.1.4安全技术交底。
5.1.8.1.5附着升降脚手架构配件进场验收的要求。
5.1.8.1.6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及安装平台的检查验收要求。
5.1.8.2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装
5.1.8.2.1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5.1.8.2.2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的组装。
5.1.8.2.3预埋管及附墙支承装置的安装。
5.1.8.2.4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的安装。
5.1.8.2.5附着升降脚手架同步控制系统的安装。
5.1.8.2.6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后首次提升前的验收要求。
5.1.8.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升降
5.1.8.3.1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前的准备工作。
5.1.8.3.2升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5.1.8.3.3升降过程监控及巡视。
5.1.8.3.4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前、后及定期检查和验收要求。
5.1.8.4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5.1.8.4.1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5.1.8.4.2拆除工程中材料或构件的吊装方法。
5.1.8.5附着升降脚手架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
5.1.9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与维护
5.1.9.1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
5.1.9.1.1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5.1.9.1.2架体的防护和加固方法。
5.1.9.1.3升降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5.1.9.1.4恶劣天气的处理措施。
5.1.9.2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维修保养
5.1.9.2.1附着升降脚手架构配件的维修保养。
5.1.9.2.2防坠、防倾装置和升降机构及同步控制系统的维修保养。
5.1.9.3附着升降脚手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
5.1.9.3.1升降时低速环链葫芦断链。
5.1.9.3.2升降时架体与支模架相碰。
5.1.9.3.3提升时架体向外倾斜。
5.1.9.3.4预留孔堵住与斜拉杆遗漏。
5.1.9.3.5防坠制动器失灵。
5.1.9.3.6荷载控制器失灵。
5.1.9.3.7斜拉杆附着边梁拉裂。
5.1.9.3.8升降时电气控制系统断电。
5.1.10典型事故预防与案例分析
5.1.10.1附着升降脚手架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5.1.10.2典型附着升降脚手架事故案例分析。
5.1.11附着升降脚手架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5.2专业操作技能
5.2.1附着升降脚手架及构配件的名称、功能、报废。
5.2.2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工艺流程方法。
5.2.3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和下降及提升和下降前、后的操作内容、方法。
5.2.4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和下降过程中的监控巡视方法。
5.2.5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及安全装置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置方法。
5.2.6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的防护和加固方法。
5.2.7紧急情况处置。
6.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专业知识
6.1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
6.1.1力学基础知识
6.1.1.1力的概念。
6.1.1.2力矩与力矩平衡。
6.1.1.3 杠杆原理知识。
6.1.1.4物体的变形。
6.1.1.5物体重量计算。
6.1.1.6物体的重心。
6.1.2机械基础知识
6.1.2.1运动副。
6.1.2.2轴、轴承。
6.1.2.3键销与螺栓联接。
6.1.2.4联轴器、制动器。
6.1.3机械传动知识
6.1.3.1传动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6.1.3.2齿轮传动。
6.1.3.3液压传动及应用实例。
6.1.3.4其他传动。
6.1.4常用起重机械
6.1.4.1塔式起重机
6.1.4.1.1塔式起重机分类及特点。
6.1.4.1.2塔式起重机机构组成及主要安全保护装置。
6.1.4.1.3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6.1.4.2汽车起重机
6.1.4.2.1汽车起重机基本参数。
6.1.4.2.2汽车起重机安全装置。
6.1.4.2.3汽车起重机起重特性。
6.1.4.3履带起重机
6.1.4.3.1履带起重机基本参数。
6.1.4.3.2履带起重机安全装置。
6.1.4.3.3履带起重机起重特性。
6.1.4.4门式起重机
6.1.4.4.1门式起重机基本参数。
6.1.4.4.2门式起重机机构组成及安全装置。
6.1.4.4.3门式起重机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5常用起重索具和吊具
6.1.5.1钢丝绳
6.1.5.1.1钢丝绳分类和标记。
6.1.5.1.2钢丝绳选用和维护。
6.1.5.1.3钢丝绳的检查和报废。
6.1.5.1.4钢丝绳及其它吊索拉力的计算。
6.1.5.2钢丝绳夹
6.1.5.2.1钢丝绳夹的布置、数量、规格。
6.1.5.2.2钢丝绳夹的质量要求和紧固。
6.1.5.2.3钢丝绳夹的使用注意事项。
6.1.5.3吊钩
6.1.5.3.1吊钩分类。
6.1.5.3.2吊钩安全技术要求。
6.1.5.3.3吊钩的报废。
6.1.5.4卸扣
6.1.5.4.1卸扣分类。
6.1.5.4.2卸扣使用注意事项。
6.1.5.4.3卸扣的报废。
6.1.5.5滑车和滑车组
6.1.5.5.1滑车、滑车组使用注意事项。
6.1.5.5.2滑轮的报废。
6.1.5.6链式滑车
6.1.5.6.1链式滑车类型和用途。
6.1.5.6.2链式滑车的使用。
6.1.5.7螺旋扣
6.1.5.8千斤顶
6.1.5.8.1千斤顶分类。
6.1.5.8.2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
6.1.5.9卷扬机
6.1.5.9.1卷扬机构造、基本参数和分类。
6.1.5.9.2卷扬机的固定、布置及使用注意事项。
6.1.5.10其它索具
6.1.5.10.1白棕绳、尼龙绳及涤纶绳。
6.1.5.10.2链条。
6.1.5.10.3合成纤维吊装带。
6.1.5.11常用绳索打结方法。
6.1.6起重吊装方案与施工安全管理
6.1.6.1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范围。
6.1.6.2 起重吊装施工主要安全措施。
6.1.6.3起重安全管理
6.1.6.3.1起重作业人员基本要求。
6.1.6.3.2起重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6.1.6.3.3起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1.6.3.4有限空间吊装和夜间吊装注意事项。
6.1.6.3.5两台及多台起重设备联合作业的安全理论知识和负荷分配方法。
6.1.7起重吊装
6.1.7.1吊点的选择
6.1.7.1.1匀质细长杆件的吊点选择。
6.1.7.1.2异形物体辅助吊点。
6.1.7.1.3物体翻转。
6.1.7.1.4物体绑扎。
6.1.7.2起重作业的基本操作。
6.1.7.3起重吊装作业
6.1.7.3.1物料的吊运和装卸作业。
6.1.7.3.2单层工业厂房构件的吊装。
6.1.7.3.3特殊构件的吊装。
6.1.7.3.4机件的吊装。
6.1.7.3.5网架的吊装。
6.1.7.4装配式结构的吊装作业
6.1.7.4.1吊装机械的选择。
6.1.7.4.2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作业方法。
6.1.7.4.3装配式构件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6.1.8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6.1.8.1手势信号的应用。
6.1.8.2起重吊运指挥语言。
6.1.9典型事故预防与案例分析
6.1.9.1起重司索信号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6.1.9.2典型起重司索信号事故案例分析。
6.2专业操作技能
6.2.1起重机手势信号的应用。
6.2.2装置绳夹和穿绕滑轮的基本要领。
6.2.3常用绳结的编打方法及应用场合。
6.2.4常用起重吊具、索具、机具和辅助起重机械的识别、判断、使用。
6.2.5钢丝绳、卸扣、绳夹、滑车及吊钩报废标准。
6.2.6物体绑扎方法及吊点选择。
6.2.7钢丝绳、卸扣、吊链的破断拉力和允许拉力的计算。
6.2.8常见形状物体的重量估算和重心判定。
7.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专业知识
7.1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
7.1.1基础知识
7.1.1.1力学基础知识
7.1.1.1.1力的概念。
7.1.1.1.2力矩。
7.1.1.1.3物体的变形。
7.1.1.2电工学基础知识
7.1.1.2.1基本概念。
7.1.1.2.2动力供电。
7.1.1.2.3交流电动机。
7.1.1.2.4电气控制系统。
7.1.1.2.5常用电器元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