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pdf

2009,2010,pdf,rtk,窗户,测绘
文档页数:16
文档大小:616.1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测绘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7.040A 75备案号:28969-2010

HO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fo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timekinematic(RTK)surveys

国家测绘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5RTK控制测量6RTK地形测量7仪器设备要求 8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参数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RTK基准站观测手薄附录C(资料性附录)同一基准站二次观测点位平面坐标成果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同一基准站三次观测高程成果表 12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测绘局、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骆光飞、杨洪、葛中华、廖振环、闻洪峰、李凉、胡有顺.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RTK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适用于布测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逐感的基础控制点,RTK地形测量适用于外业数字测图的图根测量和碎部点数据采集.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T2008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实时动态测量real timekinematic

RTK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3. 2

天线高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 3

基准站reference station

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基准站.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

3.4

流动站roving station

在基准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单基准站RTK测量single reference station for RTK surveying

只利用一个基准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基准站发布的载波相位差分改正参数进行RTK测量.3. 6

网络RTKnetwork RTK

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进行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卫星定位观测值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某时间段的RTK改正参数,用于该区域内RTK用户进

CH/T2009-2010

行实时RTK改正的定位方式,

3. 7

截止高度角cutoff

为了屏蔽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所设定的蔽遮高度角,低于此角视空域的卫星不予跟踪,

3.8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osition dilution ofprecision

精度越高:反之,PDOP值越大,定位精度越低. 反映定位精度衰减的因子与所测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有关,空间分布范围越大,PDOP值越小,定位

3.9

固定解fixed solution

卫星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未知数的整数解叫固定解.

3.10

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

3. 11

历元epoch

指一个时期和一个事件的起始时刻或者表示某个测量系统的参考日期.

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4.1坐标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4.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时间系统

算. 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BST)时,应考虑时区差与UTC进行换

5RTK控制测量

5.1一般规定

5.1.1RTK控制测量前,应根据任务需要,收集测区高等级控制点的地心坐标、参心坐标、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等,进行技术设计.

5.1.2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

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

5.1.3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5.1.4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5.1.5有条件来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5.1.6RTK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