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388-2012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pdf

2012,4388,包缝,墙板,缝纫机,轻工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2.6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轻工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388-2012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 controlled high-speed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宝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弘跃机电有限公司、浙江新飞跃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青本缝纫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卫明、王挺、吴剑敏、徐蔚曾、陈荣伟、洪菊琴、杨进、叶普昌、阮官方.

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薄料、中厚料纺织制品的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以下简称为“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515-2008线迹的分类和术语GB/T6836-2007缝纫线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24342-2009工业机械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GB/T24344-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耐压试验规范QB/T1177一2007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QB/T1178-2006工业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QB/T1572-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QB/T2251-1996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QB/T2252一2012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QB/T2379-2012工业用缝纫机台板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QB/T2528-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QB/T2610一2003工业缝纫机漏油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包缝机漏油的测试方法BB/T0036-2006缝纫机包装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本产品系平台式机体,采用针杆挑线、弯针勾线、差动式下送料,具有自动切料装置和自动润滑系统,能实现速度控制、自动停针位、自动计针数、自动切线辫和切条带等功能.

3.2分类

产品线迹型式按GB/T4515-2008可分为:502、503、504、505、512、514线迹和401504、401514组合线迹等.

3.3基本参数

产品的基本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a)最高缝纫速度:不低于5000针/min;

b)线迹长度:最小线迹长度不大于0.6mm,最大线迹长度不小于3.6mm,或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c)差动比:顺差动最大差动比不小于1.4,逆差动最小差动比不大于0.8;

d)包宽度:不小于2.5mm,或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e)压脚提升高度:不小于5mm:f)采用机针:GN型Nm65~Nm130:g)采用缝线:9.5tex×3(60支/3股)棉缝纫线或7.4tex×3(60支/3股)涤纶缝纫线(按GB/T6836-2007):h)电动机功率:不小于370W;i)电源电压:AC(220±44)V.

3.4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按QB/T2251-1996编制产品型号,或按企业在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则编制.

4要求

4.1外观质量和结构

4.1.1产品表面不应有锈斑、污渍:标牌应完整,位置正确,无明显伤痕.

4.1.3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1572-1992中6.1.1的规定.

4.1.4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2505-2000中3.1的规定.

4.1.5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2528-2001中5.1的规定.

4.1.6塑料件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无划伤,无尖棱毛刺.

4.1.7台板表面应符合QB/T2379-2012中5.1的规定.

4.1.8控制箱表面应平整,色泽基本一致,不应有明显凹痕、擦伤、变形.

4.1.10连接和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连接应牢固,无意外松脱的危险;b)为满足连接、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c)只要可能,应将保护导线靠近有关负载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d)布线通道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角、焊渣、毛刺应清除,过孔处应加护口防护:e)无封闭通道保护的电线、电缆在敷设时应使用绝缘套管或绝缘缠绕带保护.

4.2机器性能

4.2.1线迹长度、包边宽度、差动比、缝线张力、线的输送量和压脚压力应均能调节.

4.2.2切刀应锋利,切边应整齐.

4.2.3线迹长度应符合本标准3.3b)的规定.

4.2.4差动比应符合本标准3.3c)的规定

4.2.5包边宽度应符合本标准3.3d)的规定.

4.2.6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本标准3.3e)的规定.

4.2.7自动调速时,最低缝纫速度不应大于300针/min,最高缝纫速度应符合本标准3.3a)的规定.

4.3缝纫性能

4.3.1普通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和浮线.

4.3.2薄料缝纫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3.3中厚料缝纫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3.4层缝缝纫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3.5连续缝纫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3.6线辫缝纫应出线顺利,线辫长度不应短于50mm.

4.4运转性能

4.4.1运转噪声

4.4.2振动位移

b)振动位移值不应大于300um.

启动转矩不应大于0.45Nm.

4.4.3启动转矩

4.4.4润滑

4.5控制性能

4.5.1自动停针位

启动缝纫机后,机针应能自动停在上针位.缝纫过程中停车,机针上、下针位选择应准确、可靠.自动停针的重复位置精度不应大于10.

4.5.2脚踏板控制脚踏控制踏板应正确、可靠.

4.5.3速度控制缝纠速度应能控制,其误差不应大于100针/min.

4.6电气安全

4.6.1绝缘电阻

在交流供电输入端和保护联接电路间施加DC500V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yMQ.

4.6.2耐压强度

产品的交流电源输入端与PE端之间应能经受交流1kV(50Hz),持续5s的耐压试验(工作在或低于PELV电压的电路除外),并无电击穿或闪络现象.

4.6.3保护联接

4.6.3.1产品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连接到保护联接电路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