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5609-2025代替GB/T35609-2017
绿色产品评价 防水与密封材料
Green product assessment-Waterproofmatreials and sealant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要求5评价方法附录A(规范性)主要防水与密封材料产品标准 10附录C(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防水与密封产品评价指标检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13附录D(资料性)防水与密封材料产品碳足迹报告示例 18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5609-2017《绿色产品评价防水与密封材料》,与GB/T35609-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7年版的第3章);b)更改了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分类(见4.1.1、4.1.2,2017年版的4.1.1);c)删除了生产企业基本要求中安全生产管理评定等级的要求(见2017年版的4.2.1.3);d)增加了水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4.2.1.3): e)删除了产品基本要求中外露产品燃烧性能的要求(见2017年版的4.2.2.2);f)增加了"短链氯化石蜡”的限制要求(见表1,2017年版的表1);g)增加了“低碳属性”"绿色标杆产品”指标值(见4.3.1);()()(! (防水涂料、密封胶)”"质量损失率"指标值(见4.3.2017年版的4.3):j)删除了"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指标值和判定依据(见2017年版的4.3);k)增加了“效励性要求"(见4.4):1)更改了“评价方法”(见第5章,2017年版的第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国家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化总体组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 责任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新防水有限公司、上海三棵树防水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豫宏(金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氏(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美巢集团股份公司、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宏源中孚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中原思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广东高士高科实业有限公司、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第因工 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宇龙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以恒有机硅有限公司、浙江凌志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江苏瑞洋安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沃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天东方氟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欧西盾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市交通工程试验检 测中心有限公司、安数靖康建材有限公司、江苏华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志远、余奕帆、朱艺、程晓辉、朱晓华、彭超、徐秉声、王澜、黄梦迟、张九冰、瞿建民、杨红艳、陈晓文、白宏成、李笑侠、石九龙、柴明侠、王文开、赵磊、刘乃林、郭利、朱海霞、刘燕、郑贤国、王建新、徐俊、陈斌、张燕红、贺行洋、莫熙健、王宝柱、郭炜欣、孟啸、由树明、缪潘、孙函萍、李永萍、任如飞、袁加林、向华、王涛、田云玲、舒莺、王洪波、张轶的、张波、杨令勇.
本文件于201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