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山 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720-2025代替DB14/T720-201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1范围3术语和定义, 2规范性引用文件4设计原则5设计程序..6中央分隔带绿化7路侧绿化.8互通立交区绿化.9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站区绿化10取、弃土场绿化.11隧道口、特殊景观点段绿化,附录A(资料性)山西省高速公路绿化推荐主要树种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720-2012《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与DB14/T720-2012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有以下变化:
--修改了中央分隔带绿化的一投要求(见6.13、61.5.2012年版6.1.3):
修改了路侧绿化的一般要求(见7.1,2012年版7.1):
一增加了一般土质路墅边坡和一般岩质路堑边坡以及锚杆或注浆加固的岩质边坡的绿化设计要点(见7.2.1.5、7.2.1.6)
修改了护坡道设计要点(见7.2.3,2012年版7.2.3):一修改了碎落台设计要点(见7.2.4,2012年版7.2.4):修改了互通立交区绿化的一般要求(见8.1,2012年版8.1):修改了互通立交区绿化的设计要点(见8.2,2012年版8.2):修改完善了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站区绿化的一般要求(见9.1, 修改完善了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站区绿化的设计要点,增加了近零碳服务区绿化设计要点(见 2012年版9.1):
9.2,2012年版第9章)
修改了附录A山西省高速公路绿化推荐的部分树种(见附录A)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春峰、李政兴、张金亮S王建辉、贾彤、冯亚非、路舒婷、康志鹏、李沛沛、赵贝、罗霄霞、张桐、王意龙、冯雪霖、朱二刚、刘风、白彦费、李佳嵘.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要求,提出了植物材料选择参考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设计要求.其他等级的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JTJ002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GB/T 16453.2 水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JT/T 643.1 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术语第1部分:公 公路JT/T 644 公路绿化术语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
3术语和定义
JTJ002、JT/T 643.I、JT/T 644、 CJJ/T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设计原则
4.2应兼顾道路稳定防护、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的功能. 4.3应与周围自然、乡土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地域特色.4.5在配置形式上,应结合高速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便于提高养护效率,节约养护成本.4.6统筹考虑与城镇绿地系统、风景区、防护林带、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规划之间的对接.
4.1应与道路安全设计相结合,绿化植物不应遮挡交通安全指示设施.
4.4在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不得引进入侵树种.
5设计程序
5.1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5.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外业勘测需要调查沿线的地形地貌、行政分区、植被类型、气候因子、土 壤类型、海拔、地理位置、植被群落名称及特征、植被郁闭度及覆盖度等.
DB 14/T
5.3初步设计文件应提供设计说明、表格(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图纸(典型路基段断面、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等典型公路区段的景观设计图、重要区段及硬质景观应绘制效果图)设计概算.
5.4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提供设计说明、表格(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图纸(各区段景观绿化设计图及大样图、竖向施工设计图、硬质景观设计图)、施工图预算.
6中央分隔带绿化
6.1一般要求
6.1.1能满足防眩、引导视线、生态恢复、丰富路域景观功能.6.1.2绿化区域植物配置应以组团形式进行搭配,形式简洁、自然,宜每隔一定距离变换植物种类或 种植形式.6.1.3绿化区域应回填60cm以上的种植土,均匀覆土后不碾压,经人工推平后即可.用自然式布置.6.1.6绿化植物宜选用耐修剪、耐早、少病虫害、生长速度慢、绿期长的植物,以利于降低管护成本. 6.1.5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不得影响内侧车道的停车视距.
6.2设计要点
时取低值,大型车较多时取高值,一般取值为1.6m.绿化植物冠幅宜为80cm~120cm,设计株距宜为 6.2.1平直路段或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修剪高度以高出路面1.3m~1.8m为宜,小型车较多2.0m~3.0m,修剪后保持树冠与树冠之间的间隙为1.0m~1.5m.在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宽度允许的条件下,可通过布置双株或三株植物为一组的方式增大防眩角,起到防眩效果.裁植的植物应形成优美的线形.
6.2.2凹形竖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高度和株距参考平曲线路段植物株距的数值,应适当考虑 防眩光的要求增加植物高度.
6.2.3凸形竖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高度和株距参考平直路段的植物高度.防眩植物底部应做封闭处理,防止漏光,可结合地被植物进行遮光,地被植物高度应达到45cm.地被植物应选用蔓延性不强、分枝点低的植物,不得遮挡护栏立柱上的反光轮廓标.
6.3植物选择
适用植物种类参考附录A.1.
7路侧绿化
7.1一般要求
7.1.1应满足保护路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和丰富路域景观等功能.7.1.2路侧绿化包括路堑边坡绿化、路堤边坡绿化、碎落台绿化、护坡道绿化、排水沟外侧绿化.7.1.3绿化植物可选用乔木、灌木、草本与藤本植物,乔灌木宜选用耐早、耐贫瘠、根系发达和固土7.1.4绿化植物的树枝枝条均不得伸入高速公路建筑限界内. 能力强的植物品种,草本植物宜选用混播抗逆性强的豆科植物或牧草型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