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山 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19-2025代替DB14/T1719-2018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 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调查6措施设计7交工要求 (资料性)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实施方案提纲.附录 A附录 B (资料性)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调查表.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719-2018《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与DB14/T1719-2018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8年版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8年版第2章):修改了基本规定(见第4章,2018版第4章):修改了覆土(见6.3,2018年版7.3号;修改了栽植(见6.4,2018年版7.4)修改了交工要求《见第7章,2018年版第8章):删除了实施与监督(见2018版第9章):修改了参考文献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太原理工 山西交控生态环境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辉、韩晋榕、张永杰、孙蓓蕾、罗霄霞、李沛沛、申午艳、朱二刚、李文军、周海林、蒙云亚、李双兵、张星、霍鑫、闫俊卿、郑方波.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本文件于201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的基本规定、调查、措施设计、交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西 地方
GB/T15776林技术规程》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 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临时用地
弃渣场和堆土区等的临时占地.公路施工期用于生产区、生活区、施工便道、取土场、 HTANXI STANDAT
3.2
恢复技术
对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造成的原生态环境改变区域实施生态恢复的措施.
4基本规定
4.1选址要求
4.1.1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遵循“生态环境影响小、工程造价低、便于生态恢复”的原则.
4.1.2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避开易产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与脆弱的区域,严 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
4.1.3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定.
DB14/T 1719-2025
4.2总体要求
4.2.1应在公路建设项目峻工验收前,完成对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4.2.2生态恢复治理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恢复方向进行.4.2.3生态恢复应结合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场地安全与稳定.4.2.4应分析临时用地的表土分布状况,合理进行表土剥离、堆放与利用.4.2.5应与周围自然、乡土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地域特色.4.2.6植物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不得引进入侵树种.4.2.7配置形式应乔、灌、草相结合,充分发挥植被的生态效益.时用地情况、生态恢复措施、投资估算、施工组织、保障措施.实施方案提纲参见附录A. 4.2.8根据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调查结果制定生态恢复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项目及项目区概况、临
5调查
5.1临时用地调查
5.1.1基本调查
调查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类型、位置、数量、占地面积、王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立地条件.
5.1.2土壤调查
调查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所占土地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层厚度.
5.1.3植被调查
调查公路建设项目中涉及的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
5.2资料收集
5.2.1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报告.
5.2.2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象、河流、水文等自然环境资料.
5.3调查记录
应保存公路临时用地表格及影像资料.调查表格样式参见附录B.
6措施设计
6.1一般要求
6.1.1施工生产场地、生活区内未继续使用的地上建(构)筑物、硬化地面及其他设施应全部拆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