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PPT.pdf

pdf,PPT,介绍,原理,煤粉,电力能源
文档页数:68
文档大小:834.5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工程部

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二三 煤粉炉的结构煤粉炉的工作原理煤粉炉的特点五 煤粉炉的操作运行注意事项

一、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1、煤的化学成分

(1)燃料的元素分析成分:C、H、O、N、S、A、M

碳(C)

燃料中主要的可燃成分.1kg碳完全燃烧时可释放33900kJ的热量.含碳量高的煤,发热量也高.但碳的着火点也高,所以含碳量高的煤着火和燃烧均较困难.煤的含碳量随地质年代增长而增加.煤的含碳量约为可燃成分总量的30~90%之间.

燃料中重要的可燃成分.1kg氢完全燃烧时可释放125600kJ的热量.氢极易着火燃烧,含氢量高的燃料,不仅发热量高,而且容易着火燃烧.煤中氢的含量只有2~4%左右.地质年代愈久的煤,含氢量愈少.

COIICHKKawasaki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硫(S)

固体燃料中的硫包括三种形态,即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种硫能参加燃烧,称为可燃硫,后一种硫不参加燃烧,算在灰分中.可燃硫虽然能够燃烧,但其放热量很少,仅为9050kJ/kg.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部分愈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亚硫酸及硫酸,会对锅炉低温受热面产生腐蚀,另一部分随烟气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所以燃料中的硫是一种有害成分.

氧(O)和氮(N)

燃料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使得燃料中的可燃成分相对减少,使燃烧放出的热量降低.

氧的含量随燃料地质年代的增长而降低,氧在无烟煤中仅有1~3%,在泥煤中最高可达35%.

氮是一种有害元素.煤燃烧时,部分氮与氧化合生成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氮在煤中的含量占可燃成分的0.5~2.5%.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水分(M)

燃料中的主要杂质.由于它的存在,不仅使燃料中可燃元素相对减少,发热量降低,而且燃料燃烧时水分汽化还要吸收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燃烧着火困难,排烟带走的热损失增加,同时还可能加剧尾部低温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和堵灰.

煤中的水分由外水分和内水分两部分组成.内水分是凝聚或吸附在煤炭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也称固有水分.内水分要将煤加热到105℃左右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除去.外水分是煤炭在开采、贮运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而吸附或凝聚在煤炭颗粒表面的水分,它可以通过自然干燥除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