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煤炭行业分析(联合资信 工商评级四部 煤炭行业组).pdf

2024,pdf,四部,煤炭行业,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1.1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2024煤炭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工商评级四部煤炭行业组

随着国家发改委指导价格的出台、长协签约率及履约率的提升,煤炭价格尤其是动力煤价格超于稳定.2023年,煤炭供给量提升,但下游需求支撑不足,煤炭价格震荡回落,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滑.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有望保持平衡态势,煤炭价格将超于稳定且可控,煤炭行业有望实现持续盈利.但非经营性负担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以及新能源快运发展对传统能源发展空间的挤压等对煤炭行业的影响仍需持续关注.

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煤炭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23年,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全国煤炭产量保持增长,且进一步向晋陕蒙和新疆地区集中:煤炭进口量显著增加:下游火电行业对煤炭消费需求增长,但钢铁及建材行业需求支撑不足,煤炭价格震荡回落,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降低.

“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造成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6%,大幅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电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北富南贫,西多东少”.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和中东部省份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产能进一步向晋陕蒙和新疆地区

集中.2023年,晋陕蒙和新疆地区的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1.27%.

中国原煤供给以国内为主、进口为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46.58亿吨,同比增长2.90%.随着2021年以来的煤炭增产保供政策带来的新增产能逐步充分释放,全国原煤产量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进口煤方面,2023年以来,中国自蒙古国的煤炭进口量明显增加:2023年2月后澳洲煤炭进口逐步全面放开,俄罗斯煤炭供应亦明显增加,使得中国煤炭进口量整体规模大幅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煤及褐煤)4.74亿吨,同比显著增长61.80%

图12020-2023年中国原煤产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联合费信整理

数据引用自《BP社签偿源统计年鉴3第72版中文版,为2022年数据

中国煤炭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其余主要为民用和煤化工等领域.2023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以及夏季气温偏高等因素导致用电需求增加,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力发电量6.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9%,增速较上年增长5.19个百分点.同期,钢铁和建材行业需求略有下降.

2023年以来,由于海外煤炭供应较为充足,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钢铁及建材行业需求不足等因素,国内煤炭价格从之前年度的高位震荡回落.2023年1月,由于春节部分民营煤矿休假,市场供应相对偏少,煤炭整体价格维持2022年底水平:2月以来,受宏观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下游电煤需求不足导致环渤海港口煤库存累积,煤炭价格大幅回落.动力煤价格方面,在经历小幅企稳反弹后,2023年4月起动力煤需求进入淡季,随着大秦线检修完成后港口煤调入恢复,在库存压力下动力煤价格持续走弱.2023年7月以来,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走高导致用电需求增长的带动下,国内动力煤消费显著增加,市场预期有所扭转,动力煤价格整体呈窄幅增长态势.

焦煤方面,由于属于稀缺煤种,国内低硫优质主焦煤资源有限,整体供需偏紧,但价格更依赖于下游钢铁等行业的景气度.2023年,焦煤价格整体呈“V”字形走势.2023年初,焦煤价格维持在2300元/吨左右:春节后由于下游焦化厂库存仍处高位,焦煤价格小幅下跌.2023年2月底,随着下游钢铁、焦化等行业逐步提升开工率,焦煤价格有所反弹;3月中旬后,下游钢铁及相关制造业的需求恢复速度及幅度均不及预期,钢铁产品市场价下跌传导至原料端,导致焦煤价格下滑,焦煤价格从超过2200元/吨下行至6月初的1600元/吨左右:7月后,受供给端产量收窄,宏观和下游需求预期改善,焦煤价格有所回升:12月末,焦煤价格回升至年初水平.截至2023年底,动力煤(秦皇岛综合交易价)、主焦煤(国内主要地区)、喷吹煤(国内主要地区)和无烟煤(2号洗中块一全国)价格分别为750元/吨、2228元/吨、1349元/吨和1087元/吨,较2022年底分别下降7.75%、3.76%、36.58%和47.54%

图22021年以来国内主要煤炭品种价格走劳

资料来济:Wiad

从煤炭企业盈利情况看,2023年,受煤炭价格震荡回落影响,在原煤产量小幅增长的情况下,煤炭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28.90亿元,同比下降25.30%.

图3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行业盈利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行业政策及关注

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持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煤炭产能储备:到2030年,产能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产能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形成3亿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供给弹性和韧性持续提升.

价格方面,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会上强调,突出做好进一步强化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稳定煤炭生产,加强储备能力建设,持续抓好煤炭

煤炭进口延续零关税

2022年4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2023年3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

员会发布《关于延长煤炭零进口暂定税率实施期限的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继续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关税,此项降税政策有助于降低煤炭进口成本,促进企业扩大进口,维护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煤炭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动煤炭安全高效生产.同年8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鼓励支持各有关单位按照《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推动矿山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非经营性负担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

煤炭企业的经营历史普遍较长,由于历史上的体制转换问题和不合理的多元化扩展,煤炭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的非经营性负担(主要包括人员负担和低效资产).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之后,煤炭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煤炭生产业务盈利水平普遍较高,但部分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系人员负担较重或存在较多盈利能力差的低效资产所致.较大规模的非经营性负担不利于提升企业抵御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炭价格下行阶段,尤其需要关注非经营性负担重的煤炭企业信用风险暴露的可能性.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压力长期存在

近年来,煤炭产能持续向环境承载力弱的晋陕蒙宁地区集中.同时,中国在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持续加强,煤炭开采面临的环境约束条件愈加严苛.受限于资源赋存条件,中国煤炭开采方式中井工开采比例大.井工矿在开采过程中普遍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安全隐患.而随着开采深度每增加10~20米,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年增加1立方米/吨,高瓦斯矿井的比例将逐渐加大,行业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压力将长期存在.

2023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的通知》和《矿山重大事故隐惠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国矿山统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综合整治行动.同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提出严格矿山安全生产准入、推进矿山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监察责任、推进矿山安全依法治理、强化组织实施七大方面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煤矿安全生产条例》,针对当前煤矿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作出了相应规定,包括确立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