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湖库水质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导则》编制说明.pdf

导则,湖库,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16
文档大小:284.2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附件2

《数字李生湖库水质管理系统设计技术 导则

(征求意见稿口送审稿口报批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湖泊和水库是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供水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全国1093个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湖库型水源地数量占比最高,达40.6%.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和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把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然而,我国大部分湖库水源地监管能力不足,安全预警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水环境突发污染事件频发.

近年来,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在全国智慧流域、数字李生流域建设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水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湖库水环境保护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更有效的安全监管、更精准的输水调度、更高效的水质保护,成为湖库水源地水质保护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方向.

自2021年起,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全面部署智慧水利建设,并将数字李生流域建设作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实现“四预”的核心和关键.2022年,围绕当前最迫切的数字李生流域、数字李生水利工程、水利业务“四预”等重点工作,水利部信息中心组织编制了《数字李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李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数字李生流域共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等技

术文件,为全面开展水利数字李生试点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水利部印发的数字李生系列标准办法重点针对防洪、水资源调配等业务,针对水质管理“四预”平台的规范化要求还较为薄弱,缺乏结合业务功能的整体框架设计,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指导性有待加强.

2024年2月,李国英部长在“研究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水利标准体系建设”专题办公会议上提出“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必须从制修订水利技术标准做起”,深刻认识水利技术标准对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性、引领性、推动性、基础性作用,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水利勘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统筹物理工程与数字李生,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基本原则,加快建设有利于发展水利薪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在此背景下,为切实做好数字李生湖库水质管理系统顶层设计,明确建设内容、建设方法、建设指标,参照水利部印发的数字李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技术导则、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重点依据《数字李生水网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数字李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编制本标准.本标准旨在作为数字李生技术在湖库水质管理领域的应用指南,为水利行业的数字李生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持和补充.

2023年7月,中国水利学会根据《中国水利学会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过立项论证和公示后,以《关于批准等13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水学[2023]90号),批准本标准立项.

本标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组织编制,南水北调中线水

源有限公司、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单位参加编制.

(二)主要工作过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作为标准的主编单位,于2023年2月初联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公司,组建了标准编制组,制定标准编制方案,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2)文献和资料收集

标准编制组收集整理了与数字李生、湖库水质信息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信息技术数字李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3441.1)、《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HJ511)、《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总则》(SL/T701)等.同时编制组收集整理了湖库水质监测、水环境专业模型、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术文献、项目报告等,为标准编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3)初稿编制

编制组根据制定的标准编制方案和技术路线,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开展标准立项论证、标准初稿编制工作,通过多次沟通讨论和修改,于2023年4月形成本标准的初稿.

(4)立项申请

2023年5月,编制组依据《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编制了团体标准立项申请书,提出团体标准立项申请.中国水利学会分别于2023年5月26日和2023年6月15日,在北京市

和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召开了2轮立项专家论证会议,开展了立项论证.会议指出,本标准功能定位清晰,内容设计基本合理,已有工作基础较好,立项理由充分,对支撑水利行业数字李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同意了本标准立项,并提出三个方面的修改建议:1)优化标准名称;2)内容进一步聚焦系统设计;3)注重与相关标准的协调.会后,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逐条对标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5)大纲审查

2024年2月29日,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李生湖库水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会议指出,本标准定位恰当,适用范围和框架结构合适,技术内容可行.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本标准的大纲审查.同时提出三个方面的修改建议:1)进一步根据导则定位完善内容和框架结构;2)进一步规范体例格式和用词用语;3)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考虑行业内外有代表性的单位参与标准编制.会后,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6)征求意见稿编制

根据大纲审查会意见,编制组引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作为本标准的参与单位,按照意见对标准框架、用词用语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形成《数字李生湖库水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三)各阶段意见处理情况

(1)立项论证阶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