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ASS 218-2025 乡镇(街道)乡村产业规划编制指南.pdf

2025,218,SAASS,设计资料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266.2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设计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SAASS 体 标 准

T/SAASS 218-2025

乡镇(街道)乡村产业规划编制指南

Guidelines for rural industries planning formulation of the township-level area

山东农学会 发布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禹城市房寺镇人民政府、济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蕾、吴先华、李林川、袁奎明、姚慧、孙彩虹、宋思宁、邹子辰、郭金庆.

乡镇(街道)乡村产业规划编制指南

1范围

程、编制内容和成果管理. 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行政范围乡村产业规划编制的指南,包括乡村产业规划的总则、编制流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乡镇(街道)乡村产业的规划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飞地经济enclaveeconomy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3.2

三产融合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三产融合是指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在技术、市场、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条等方面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3.3

数字乡村digitalvillage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面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4总则

4.1编制要求

4.1.1规划编制宜符合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应体现以下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关于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强乡镇(街道)经济的内生动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乡镇(街道)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4.1.2乡村产业规划编制应结合当地资源票赋条件,遵循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域协同等原则,充分分析乡镇(街道)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统筹生态保护、城乡融合与产业升级,制定 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和措施,为乡镇(街道)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科学指导.

4.2基本原则

4.2.1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衔接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根据乡镇(街道)资源票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明确主导产业方向,发挥乡镇(街道)特色产业优势.

4.2.2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推广节水灌溅、有机种养等绿色技术,以发展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为主导方向.

4.2.3三产融合,集聚发展.以镇区和重点产业发展区为链接,推动市县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乡村产业融入全域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4.2.4农民主体,利益联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 机制,保障农民在产业链中的收益分配权益.

5工作流程

5.1实地调研

根据上位规划和政府定位,对乡镇(街道)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前期分析,了解乡镇(街道)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实地考察乡镇(街道)全域,详实了解乡镇(街道)原有产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政策等,充分掌握当地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交通区位、历史人文、发展诉求等资料.

5.2组织编制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方案,布置重点建设任务和项目工程,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规划过程应充分尊重民愿,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公众参与,确保规划符合实际需求.

5.3报批公示

规划应经专家评审和乡镇人大代表会议同意,并组织上报实施.经批准的规划成果,应当在村民熟知的公共场所和电子平台公告,供村民查阅咨询.

6编制内容

6.1基础分析

6.1.1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应包括乡镇(街道)区域环境、政策背景、上位规划定位等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因素,详细了解全域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等情况.对全域资源票赋评估,明确域内耕地、矿产、生态、文化等资源类型、分布及开发潜力,特别是特色资源的详细情况,评估发展特色产业的可行性.

6.1.2产业发展基础分析应包括区域的社会经济现状、产业发展环境、农业经济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条件、生产水平、产业化状况、农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明确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及短板,并总结原因.

6.2规划目标

6.2.1提出规划期内建成的乡村产业体系模式、发展路径,以及达到的质量效益目标等.提出产业发 展方向和产业链建设趋势,农民增收水平等预期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短期和长期目标.

6.2.2短期(3年~5年):对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给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指标范围.

6.2.3长期(10年):提出规划期内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模式、产业链建设程度,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途径和预期效果.

6.3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应覆盖乡镇(街道)行政辖区全域,包括镇区、行政村及自然村,重点协调产业用地、生态空间与农业保护区的布局关系.

6.4规划期限

一般为5年~10年,应与上位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衔接.

6.5产业发展

1个~2个区域内具有重要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完善产业链、 聚焦粮食安全,综合考虑区域产业政策、资源烹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及市场主体等情况,选择强化支撑等方面培育壮大.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产业门类发展为特色产业,塑造品牌效应,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品牌,提升地区影响力.

6.6空间布局

在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遵循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大功能区划分,在空间载体上落实产业发展,合理划分产业功能区,形成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趋势.建设一批小而精、精面关的特色村庄,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 和微型经济圈,形成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

6.7发展重点

6.7.1构建全域全产业链.根据乡镇(街道)产业链前、链中、链后发展重点,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进行补链、延炼和强链,构建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探索“飞地经济”模式,融入县域富民产业,共建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

6.7.2培育经营主体.培育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类主体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订单农业和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规范社会化组织建设,提升社会化组织技术与管理能力,提出多元化的联农带农模式.

6.7.3品牌建设与提升.从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竞争格局、企业自身资源等多维度综合考量,分析 市场需求,根据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差异化竞争力,建设体现乡村产业和龙头企业优势的品牌,制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溢价能力的措施.

6.7.4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完善农村道路、产业配套水电设施、物流网络、冷链仓储等设施,打通“最 后一公里”: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6.7.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和绿色产业,提出产业发展费污处理措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6.8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可包括: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工程: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等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智能农机、物联网技术等智慧乡村建设工程:农村道路、物流网络、冷链仓储等设施提升工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培育高素质农民等人才引育工程.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相应重点工程项目.根据重点工程建设,可制定《乡村产业建设项目库》,并区分优先/备选/储备项目等级.

6.9保障措施

实建议. 提出应吸引的政策支持,包括金融保险、财政补贴、人才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并提出有效的落

7成果管理

7.1.1成果内容应达到本指南前面编制内容的规定,根据实际需求也可增加相应内容. 7.1.2规划成果应以纸质文档和数字化文件两种形式提交.形式包括说明书、图集,可将规划编制情况说明、专家论证意见以及修改说明、公众和有关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等内容作为附件附于文档后面.7.1.3纸质文档一般以胶装A4版幅为主,文字内容和图纸可一起装订也可分开装订. 7.1.4数字化文件采用通用的文件存储格式.规划说明书可采用*.wps、*doc(*.docx)等格式,图纸采用*.jpg等格式,矢量数据采用*.shp、*.psd、*.bak、*.xlsx等相应绘图和制表软件格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