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超高层项目双优化典型案例分析.pdf

超高层,站长精选
文档页数:45
文档大小:8.1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站长精选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建二局西南公司

超高层项目双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CONTENTS

内支撑设计优化

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

混凝土设计优化

二次结构设计优化

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化

大型机械安拆关键技术施工方案

模板体系关键技术方案

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方案

一、内支撑设计优化

案例背景:

内支撑与结构碰撞处理措施优化

为解决碰撞点对主体结构施工的制约,通过设计计算及比选,选用型钢对内支撑格构柱进行节点托换,具有安全可靠、经济性良好、操作性强的特点,解决了主体结构施工的阻碍工况,确保了基坑安全可控.

二、 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

优化过程:

沟通结果:

内支撑与结构碰撞处理措施优化

聘请同济大学赖老师作为深基坑支护专业咨询顾问,针对碰撞节点指定处理加固方案,联合各参建单位进行审批.

同意按照内支撑与结构碰撞处理措施优化实施节约110.07万元.

二、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

内支撑与结构碰撞处理措施优化

效益测算:

通过本工法应用,易于保证施工安全,节省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采用型钢托换体系相较于结构梁范围甩项施工节约60天工期,成本节约110.07万元,具体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序号 经济效益 金额若按照甩项方案施工,则在后续插入施工时,需要额外增加224.2万元.1 (1)二次措施施工:重新搭设操作架以及人工费用投入,1.25万*76=95万 224.2万(2)支撑拆除空间狭小,拆撑点效率降低2倍,单点拆除费用增加0.85*2*76=129.2万元.本工法工艺费用:(1)根据BIM碰撞检测,格构柱与主梁碰撞节点共有76个.单个托换所需钢材2.47t,材料单价为5230元/吨,6人每天完成一个节点托换,焊工人工费350元/天.则施工成114.13万本为:76*(2.47*5230350*6)=114.13万元.(2)托换作业完成后,托换构件可随原格构柱一同切割,拆除后可在本工程场内周转回收再利用.3 通过本工法与甩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成本节约110.07万元 110.07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