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CA112-2025
煤矿无轨胶轮车运输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cklessrubber tiredvehicle transportation in coalmines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发布 出版
目 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一般要求6系统架构 28调度管理平台 7系统组成及要求9系统功能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三道沟煤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伟锋、米彦军、王平、魏乾柱、徐红亮、薛君君、张侯、张雄、唐勇、杨航、申健、柴健潜、方杰、金勇、祝青.
煤矿无轨胶轮车运输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要求
1范围
统组成及要求、调度管理平台、系统功能.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智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一般要求、系统架构、系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智能管理系统的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3836.18爆炸性环境第18部分:本质安全电气系统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34679-2017智慧矿山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GB/T51272-2018煤炭工业智能化矿井设计标准MT/T1081矿用网络交换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矿无轨胶轮车运输智能管理系统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ckless rubber tiredvehi-cle transportation in coal mines
结合煤矿地理坐标数据、定位数据实现对无轨胶轮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控,并对车辆派车、人员和物料运输、行驶安全、车辆保养等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HD:高清视频传输接口(Anaiog High Definition)CAN:申行通信协议(Conroller Area Network)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hic Information System)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RTSP:即时申流协定(Real Time Serial Protocol) 1/O:数据交换(Input/Output)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met Protocol)
T/CNCA 112-2025
UWB:无载波通信技术(Ultra Winde Band)
5一般要求
5.1系统应包括车辆调度管理、车辆管理、地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5.2系统应实现井下车辆位置的自动感知,以及红绿灯信号的自动控制,为井下各地点车辆提供正确的运行路线行驶或提前避让,实现故障监测、自动报警和智能调度,宜实现无轨胶轮车的可视化调度.5.3系统应具备GIS一张图可视化展示、交通管控、车辆位置及监测、车载实时通信、防疲劳驾驶、智能 约车等功能.5.4系统应根据不同巷道及巷道口条件,布置监测设备,实现闯红灯、超速等违章行为的自动监测.5.5在车辆上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车辆轨迹状态远程监控与调度.
6系统架构
6.1基本要求
系统架构应包括调度层、通信层和控制层,除应符合GB/T34679-2017中第5章的规定外,还符合如下要求:
a)功能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可单独使用:b)提供开放接口.便于与煤矿现有其他信息系统对接集成: c)应融合矿井无线通信、UWB精确定位、车辆智能管控系统,实现车辆的精确定位、车载通信、信号闭锁、违章告警、速度监测、联动预警、状态采集、视频监控、智能调度、候车管理、派单和约车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及井口智能道闸等功能:d)宜具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能力;e)应具有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
6.2技术要求
6.2.1调度层
6.2.1.1调度层主要由工作站、服务器、大屏显示、调度台等设备组成.6.2.1.2调度层应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服务与应用,对系统进行运算处理、人机交6.2.1.3应完成对系统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包括车辆定位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车辆超速数据测定、 互、操作命令下发、实时接收设备状态并进行图形显示.车辆运行数据分析、环境参数超限报警分析、信号灯控制等.6.2.1.4数据服务应实现GIS信息服务、视频通信服务、语音通信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查询服务等.6.2.1.5数据应用主要实现车辆状态监测及设备状态监测,包括车辆位置、车辆速度、车辆状态、任务进度、信号灯状态、设备状态、调度分站和读卡器通信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车辆调度与指挥,包括任务调 度、信号调度、语音调度、设备管理、车辆管理、司机管理、任务回放等,进行数据统计、报表生成、信息查
6.2.2通信层
6.2.2.1通信层主要由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络组成.6.2.2.2通信网络应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模式.利用矿井已有的工业以太网为有线传输网,并
在巷道覆盖无线宽带网络,实现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