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T 0041-2021 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pdf

博白,包装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4.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包装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BB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装行业标准

BB/T0041-2021代替BB/T0041-2007

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

Multi-layer co-extrusion barrier film for packag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起草.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名称,去掉了“通则”二字(见标准名称,2007年版的标准名称);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外观质量要求(见5.1.2007年版的5.2);更改了宽度偏差的要求(见5.2.1,2007年版的5.1.1); 更改了每卷接头数和每段长度的要求(见5.2.3,2007年版的5.1.3);更改了物理性能的项目及要求,增加了断裂标称应变的要求,删除了热合强度、撕裂性能的要求及检测方法,更改了抗穿刺性能、水蒸气透过率的要求(见5.3表6,2007年版的5.3.1.2、删除了卫生性能要求(2007年版的5.4): 5 3.1.3、6.4.2、6.4.3、5 3.1.4、5.3.2);删除了重金属含量的要求(2007年版5.5);更改了拉断力的检测方法(见6.4.1 2007年版的6.4.1);更改了抗刺穿性能的检测方法(见6.4.6.2007年版的6.4.4);更改了氧气透过率的检测方法(见6.5,2007年版的6.4.8); 删除了卫生性能的检测方法(2007年版的6.5);更改了抽样方案(见7.2.2.2007年版的7.2.2):更改了出厂检验的合格批判定(见7.3.2.1,2007版的7.3.2.1);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B(2007年版附录A和附录B).本文件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彩华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社悦、杨伟、徐平、杨清金、俞军、赵素芬、崔洁、陈曦、高学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本版本发布情况为:

BB/T0041-2007;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

1范围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规定了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以下简称共挤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

本文件适用于厚度在0.02mm~0.30mm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酰胺(PA)等氧气阻隔性树脂和其他树脂通过共挤出工艺生产的具有阻隔性能的多层共挤阻隔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计划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880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T9639.1-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镖法第1部分:梯级法GB/T19789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GB/T26253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GB/T37841塑料薄膜和薄片耐穿刺性测试方法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层共挤阻隔膜multi-layer co-extrusion barrier film

将阻隔性树脂和其他树脂的熔体,通过一个共用模头挤出面获得的多层复合膜.

4产品分类

共挤阻隔膜按阻隔层树翡种类分A、B、C三类,见表1.

表1产品分类

类别 树脂种类A 以EVOH为主要阻隔树脂的系列产品B 以PVDC为主要阻隔树脂的系列产品c 以PA为主要阻隔树脂的系列产品

5要求

5.1外观质量

共挤膜外观质量应 的规定.符合表

表2外观质量

5.2尺寸及规格

5.2.1宽度偏差

表3宽度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偏差片膜 筒膜(折径)>300~800 300 ±10 ±5宽度 >800~1 000 4~-2 ±15 >1 000 ±20

5.2.2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厚度偏差要求

偏差项目 厚度极限偏差 厚度平均偏差mm %≤0 075 ±0.008 ±10厚度/mm 0.150 ±0.01 ±7±5

5.2.3 每卷接头数 每段

每卷接头数 和每段长度应符合表5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