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35-2023
船舶企业能源审计实施导则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audit on ship enterpris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限公司、中国节能协会、安徽省节能协会、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船舶信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东艳、关、刘明波、王海文、马飞、彭聪、孙耀刚、胡晓明、王婷、鲁康宁、朱蕊、胡孝忠、股源、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效时、宋晓晓、李明、韩占猛、孙国立、张军涛、张雪峰、柴博、王挺、李钟涛、韦古月、贾册、李耀智、朱佳文、赵川、向可祺、王雪颖.
船舶企业能源审计实施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能源审计的一般要求、依据、内容、方法、程序、报告编制及总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船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28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34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6664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7166-2019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36219-2018船舶生产企业能耗评价方法GB/T38067船舶制造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6-2019、GB/T23331-2020和IGB/T36219-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船舶企业ship enterprise
从事船舶制造、组装、维修等经济活动的建造企业及配套生产企业的总称.
3. 2
能源审计energyaudit
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调查、测试和分析评价的活动.
[来源:GB/T 17166-2019 3.1]
3.3
能源审计者energy auditor
实施能源审计的个人、团体或机构. [来源:GB/T 17166-2019 3.2]
3. 4能源管理体系energymanagement system,EnMS建立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指标、措施计划和过程,以实现目标和能源指标的管理体系.[来源:GB/T23331-2020 3.2.2]
3.5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unit correctedgross tonnage企业在统计年度内造船业务所消耗的综合能耗与造船完工量修正总吨的比值.[来源:GB/T 36219-2018 3.3]
4一般要求
4.1能源审计工作原则
能源审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a)审计的内容与确定的目标、范围和边界相一致:b)审计的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的要求: c)审计所用到的数据及相关材料真实、准确:d)数据的收集、验证和分析过程具有可追溯性:e)节能措施建议基于合理的技术和经济分析:f)审计结果确保独立性和合理性.
4.2能源审计者基本要求
能源审计者应满足以下要求:a)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背景:b)熟悉能源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c)具有能源审计相关技术、管理和职业经验:d)熟悉企业的能源利用过程:e)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5能源审计的依据
能源审计的依据如下:
a)对企业能源审计应符合GB/T17166-2019的有关规定:b)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及统计状况的审计按照GB17167、GB/T38067的有关规定进行:c)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指标的计算按照GB/T2589的有关规定进行:d)对企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状况分析按照GB/T1028、GB/T3486的有关规定进行:f)对节能量的计算按照GB/T13234的有关规定进行: e)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计算分析按照GB/T3485、GB/T16664的有关规定进行:g)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审计按照GB/T15587及GB/T23331-2020的有关规定进行:i)其他能耗指标的计算参照有关行业标准及国家统计机构的规定进行.
6能源审计的内容
6.1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审计
6.1.1审计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的设置情况,包括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节能负责人是否落实,重点企业是否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合格的专职能源管理人员等.
6.1.2审计企业是否有以下能源管理制度,各项制度是否切实可行: a)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识别、执行情况评价制度:b)节能目标制定、指标分解、责任划分等相关制度:c)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d)能源生产、加工转换管理制度:f)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e)能源计量统计制度:g)主要产品及重点用能工序或设备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方法和节能奖惩制度:h)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管理制度:i)节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制度:j)定期进行能源监测、能源审计、节能状况总结与评价的制度: k)节能宣传教有和培训制度:1)企业节能档案保管保存制度:m)能源管理体系制度文件.
6.1.3能源管理制度可以包含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中,以制度的执行情况为审计依据.
6.2企业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审计
6.2.1审计企业使用能源的品种、实物量、总综合能耗(等价值、当量值),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
6.2.2能源流程审计内容: a)从企业购入能源开始,是否绘制企业购入能源消费流向表或图:b)对企业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的流向分别进行审计,是否绘制每种能源的流向表或图.
6.3企业能源计量器具审计
审计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是否符合GB17167及GB/T38067的要求.审计是否按不同的用能系统分装总表、分表和子表,通过网络技术汇集系统数据,分析、显示和存档,并具备与其他信息系统联网的条件.
6.4企业能源统计状况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