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752-2024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前置入炉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firing coal and sludge front system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污泥的检测4 25 入炉工艺选择 26炉前系统其他要求 47干化设备要求附录A(规范性)污泥有害元素附录B(规范性)污泥主要成分特性指标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8)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能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洪培、袁野、茹宇、马骁驿、白路、周虹光、黄云、王志超、闫大海、李宇航、姚伟、贾兆鹏、解文、宋雪、余书恒、李帅英、苏逸峰、邹乔、李昱喆、李楠、鲁佳月、贾子秀、谭厚章、邓双辉、王文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前置入炉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煤锅炉耦合污泥发电前置入炉系统污泥的检测、入炉工艺选择、炉前系统其他要求及干化设备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00MW及以上燃煤锅炉耦合污泥入炉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216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31391煤的元素分析GB/T3558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4633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理污染控制标准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702固体废物汞、砷、硒、锑、铋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781固体废物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污泥sludge指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水体处理所产生的非危废污泥.
3.2耦合污泥co-burningsludge燃煤锅炉在燃用常规煤炭燃料的同时掺烧一定量的污泥(3.1).
燃煤锅炉耦合的污泥(3.1)质量与入炉煤质量的比率,污泥(3.1)质量为入厂污泥以60%含水率为基准进行折算.
3.4
污泥干化sludgedrying
DL/T2752--2024
3.5
直接干化directdrying
干化媒介与污泥直接接触,从而脱除污泥(3.1)水分直接对污泥(3.1)进行干化,包括机械干化与热干化.
3.6
间接干化indirectdrying
利用热水、烟气或蒸汽为干燥介质,不与污泥(3.1)直接接触而通过各类换热器与污泥(3.1)进行间接热交换,蒸发污泥(3.1)中的水分使得污泥干化(3.4).
3.7
干化能力dryingcapacity
污泥干化(3.4)设备对污泥干燥脱水的能力,可通过工作1h得到的干化污泥质量衡量,以给料80%含水、出料35%含水计.
4污泥的检测
4.1燃煤锅炉在接收污泥之前,应对污泥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污泥是否适宜入炉耦合掺烧.
4.2除市政污泥外,还应了解污泥产生的企业及工艺过程基本情况,明确其是否为非危废污泥.确认污泥不具有危险废物属性后,还需进行检测确定污泥的种类、物理化学特性及燃烧产物物理化学特性等基本属性.
4.3污泥按照HJ/T20的规定进行采样制样.
4.4检测结果表明,污泥及燃煤组成的入炉物料主要成分特性指标介于设计煤和校核煤之间、有害元素含量不应超过附录A的要求,方可入炉耦合掺烧.
4.4.1主要成分特性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分析和主要元素分析,具体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B.
4.4.2有害元素具体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A.
4.4.3入炉物料主要成分特性指标及有害元素含量按照公式(1)计算.
7= (1)
式中:
R一入炉物料某种特性指标均值,mg/kg;i一污泥种类(来源),可取代号1、2、3等;W-第i种入炉污泥特性指标值或某种有害元素含量,mg/kg;α一一第i种污泥入炉量折算到入炉物料中的比例,%;M;-第i种入炉煤种特性指标值或某种有害元素含量,mg/kg;β一一第i种污泥入炉量折算到入炉物料中的比例,%;S--入炉石灰石特性指标值,mg/kg;一入炉石灰石折算到入炉物料中的比例,%.
5入炉工艺选择
5.1入炉工艺
5.1.1污泥入炉工艺需要根据被处置污泥的含水率及耦合比例和燃煤锅炉类型选择,包括直接入炉和干化入炉.
5.1.2当目标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时,宜采用直接入炉工艺,但需根据入炉污泥含水率及耦合比例,评估对锅炉运行参数及辅机的影响,采用直接入炉耦合比例建议不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