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769-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技术规范.pdf

电力,电力
文档页数:24
文档大小:7.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769-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testingplatformof terminal unit ofdistributionautomation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总则4 25 技术要求 ...6检测规则 11附录A(资料性)检测管控软件与驱动控制软件的接口通信协议 17附录B(资料性)检测平台校准..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配网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4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丹迪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天能继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常凯、尹惠、关石磊、郑格、梁英、李立生、宋晓辉、朱吉然、周菲嫣、王鹏翔、王鹏、陈秉熙、陈洁、刘洋、秦明辉、吴岩、王峰、唐可新、郭、孙立成、李东升、唐海国、张波、李静顺、刘宸.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的总则、技术要求、检测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的设计、生产、采购、检测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04.1一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

GB/T25000.5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DL/T624一2023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5-101网络访问

DL/T721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DL/T1529-2024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DL/T2178-2020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2213.1一2021交流标准功率源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JJG597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DL/T721、DL/T22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testingplatformof 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automation用于对配电自动化终端(以下简称“配电终端”)的功能、性能等项目进行批量化检测的系统.

用于配电终端检测平台的自动控制,具备案例管理、任务管理、数据管理、权限管理、检测流程和对外数据交互等功能的管控分析系统.

3.3

驱动控制软件drivecontrolsoftware

接受检测管控软件下发的控制指令,转化为具体控制硬件模块的操作指令,完成测试信号的输出、测量和记录等任务,并将检测平台硬件设备响应结果和异常状态等信息上报至检测管控软件.

DL/T2769-2024

4总则

4.1平台组成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以下简称“检测平台”)主要由检测管控软件、驱动控制软件和硬件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检测管控软件通过南向标准数据交互接口连接多套驱动控制软件,通过DL/T634.5101和DL/T634.5104等通信协议与被试品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多台配电终端的并行自动化检测,同时与北向的其他应用系统(外部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与交互;驱动控制软件是检测管控软件和硬件设备之间的中间层软件系统,将检测管控软件下发的控制指令转化为具体控制硬件设备的操作指令并发送至相关硬件设备,以完成测试信号的输出、测量和记录等任务,把检测平台硬件设备的响应结果和/或异常状态信息上报至检测管控软件;硬件设备主要由交流模拟量发生器、直流模拟量发生器、标准表、录波器、电子负载、可调电源、状态量模拟器、时钟服务器和脉冲信号采集器(可选)等设备组成.

图1检测平台总体构成示意图

4.2基础架构和要求

4.2.1检测平台应遵循软硬件解耦、模块化设计和批量化扩展等原则,采用三层(检测业务层-驱动控制层-物理设备层)结构.4.2.2检测平台应根据用户对配电终端规模化并行检测能力的建设需求,配置驱动控制软件及硬件设备数量.4.2.3检测平台的硬件设备应支持本地操作控制,具备异常状态指示灯,宜具备测试指示灯、开出指示灯、电压电流输出指示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