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协会标准
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标准是一个行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国译协将语言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作为本届协会的工作重点.根据翻译服务领域的实际需求,中国译协于2017年起,对翻译服务采购指南进行立项,并根据口笔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差别的情况,将项目分为《翻译服务采购指南第1部分:笔译》和《翻译服务采购指南第2部分:口译》两部分.本部分为翻译服务采购指南的第二部分,主要为口译服务采购提供指导,第一部分已于2017年完成并发布.
二、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外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大型国际性会议日趋增多,口译服务活动日趋频繁,口译需求急剧增加,口译服务采购也越来越多.由于口译服务的特殊性,不少采购单位在口译服务采购活动中面临着困惑,例如对口译服务提供方的资质如何要求?什么样的口译提供方才是合适的提供方等等,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口译服务采购活动中需方忙乱不得要点,供方困惑疲于应付.编制口译服务采购指南,正是为了使采购方和提供方均能共同遵从一个规则,进而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口译服务采购环境,以满足我国口译服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有效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标准起草制定原则
本标准的起草遵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主要依据标准GB/T19682-2005、GB/T19363.1-2008、T/TAC1-2016、T/TAC2-2017口笔译人员基本能力要求、T/TAC3-2018/ISO18841:2018翻译服务口译服务要求.
四、标准起草制定过程
2018年4月底,项目组正式组建,由以下单位组成:武汉市华译翻译有限公司刘振营、江苏工程翻译院有限公司包亚芝、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公司单伟清、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柴璜、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蒙永业、上海唐能翻译咨询有限公司苏洋、贵州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叶立林、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顾小放.
编制小组成立后,根据各人特长进行了分工,并于线上线下多次进行开会讨论.编制过程中,分别于2018年8月和11月两次召开包括标准化专家、采购方代表和翻译服务企业代表在内的专家研讨会,对本标准的每一条款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和推敲,形成今天的征求意见稿.
五、主要条款的形成
本指南针对口译特点,在以下章节中对一些条款进行了特别规定
4口译服务
本章规定了口译的基本模式(4.1)和主要服务流程(4.2).基
本模式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把“陪同翻译、现场翻译”纳入了交替传译行列,进一步简化了口译模式的分类,使之更加明了,更加符合实际.
5口译服务采购
本章规定了口译服务的基本流程(5.1),口译采购主要内容(5.2),客户与口译服务方沟通的内容(5.3)和影响口译服务的价格因素(5.4).
6口译服务提供方的选择
本指南在第6.1条口译服务提供方评估中,增加了口译服务提供方的应急管理能力(6.1.6).这是鉴于口译服务是一个动态过程,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同传设备出现故障,译员身体突然不适等,都对服务提供方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附录
本指南还规范了口译服务协议(简式合同)和口译服务合同(规范合同),一个简要合同和一个完整合同两个口译服务合同范本,可供业界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