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PPS032-2025
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litch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 发布 出版
目 次
1范围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荔枝主要病虫害5防控原则 226生态调控7生物防治8物理防治9冬季清园10化学防治.附录A(资料性)荔枝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为害部位和发生规律-附录B(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录 10附录C(资料性)荔枝主要病虫害农药使用方案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提出并归口.
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则、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冬季清园和化学防治.本文件适用于荔枝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478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荔枝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枝梢受害率infestationrate of shoots
遭受病虫害为害的荔枝枝梢数量占调查枝梢数量的百分比.
3.2
果实受害率infestationrate offruits
遭受病虫害为害的荔枝果实数量占调查果实数量的百分比.
3.3
生态调控ecologicalregulation
通过改造果园生态环境、优化品种布局、改善土肥水和花果树等栽培管理,减少荔枝病虫害发生的技术措施.
3.4
虫口减退率pest population reduction rate
实施防治后,害虫虫口减少量占防治前虫口量的百分比.
3.5
五点取样法five-point samplingmethod
将调查田块的中点作为中心取样点,再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选择与中心取样点等距(20m~30m)的4个点作为取样点,并从上述5个取样点中取样.
3.6
无叶骨干枝侧枝分级数the number of lateral branches without leafy branches
构成树冠骨架枝上的侧枝的分枝级别数量.
注:比如直接着生在主干上的侧枝的分级数为1,着生在1级分支枝条上的侧枝的分级数为2,以此类推.
T/GDPPS 032-2025
4荔枝主要病虫害
按照NY/T1478荔枝主要病虫害按荔枝物候期分为两类,稍期病虫害和花果期病虫害.稍期病虫害包括尺、尺蛾、卷叶、荔枝癌螨、荔枝叶樱蚊、荔枝褶粉虱、龟背天牛、介壳虫、夜蛾、炭疽病、叶斑病、病、干腐病、腐病、炭疽病和酸腐病等.见附录A. 藻斑病和干腐病等;花果期害虫包括荔枝蒂蚌虫、荔枝蝽、荔枝樱螨、荔枝花果擦蚊、卷叶蛾、荔枝霜疫霉
5防控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优先使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控措施,合理使用高效低毒
低风险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控制在经济阔值以下.
6生态调控
6.1行株距规划
合理规划行株距.保持树与树之间通风透光.平地缓坡地果园行株距为(5m~6m)×(7m~8m),栽植密度为每亩(1亩=666.67m²)13株~18株.山地果园行株距为(5m~6m)×(6m~7m) 栽植密度为每亩15株~20株.
6.2品种布局
种植熟期相同或相近的荔枝品种,减少不同熟期品种混种.确实需要混种不同熟期品种时,按熟期先后分区种植,并在种植同一熟期品种的田块周边搭建顶空防虫网.
6.3培养高光效树形
采果后及时修剪,从基部疏除2条~3条树冠中央中上部直立生长的大枝,即开天窗.控制分枝数量,在主干的主枝中选2条~3条斜长和平长的键壮枝条加以保留和培养,然后再在每条主干的侧枝中选2条~3条斜长和平长的键壮枝条保留培养,以此类推.将无叶骨干枝侧枝的分级数控制在6级以内,即6级分枝后的枝条需有叶片生长.此外,经过修剪后,每株树的结果母枝数量应控制在900条~1100条.叶绿层厚度为1m~1.2m.逐年矮化树冠,树冠高度控制在4m以内.
6.4果园生草
果园行间种绿肥、牧草或豆科草本植物.间种草本植物离树冠滴水线50cm以外.也可保留阔叶丰花草、霍香蓟、地稳等果园常见草种,当草过高时,需刘割,将草高控制在60cm以内.割下的部位可翻埋于土壤或覆盖于树盘.果同生草保护天敌,为自然天敌提供椭息场所.
6.5枝叶还田
对于采后修剪下的无病虫枝条,剪至50cm~60cm的小段.平铺覆盖于树盘.对于自然脱落的枯枝落叶,可保留在果园不清理,覆盖还田.
6.6肥水管理
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合理使用化学肥料以及各类微肥,充分满足荔枝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定期疏通排灌系统,避免积水.遇早及时灌溉,保持树体水分平衡.采用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根据园地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