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T/SHJNXH0023-2025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 Evaluation ofSmart Green Industrial Park
上海市节能协会 发布
目次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基本要求.5评价等级6评价指标. 6.1绿色智慧评价指标体系6.2绿色化发展水平 26.3智慧化发展水平6.4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发展水平7评价方法. 6.5加分项...7.1指标权重设置,7.2二级评价指标项评分7.3综合得分计算附录A(规范性)绿色智慧园区指标评价方法A.1基本要求... A.2绿色化发展水平 5A.3智慧化发展水平A.4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发展水平A.5加分项..附录B(规范性)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打分表.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上海市节能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上海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发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院有限公司、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绿创经济发展有限 司中央研究院、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公司、上海太平洋能源中心、上海霄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朱郁波、韩延鹏、门德、李青青、周礼达、鲍颖群、王海松、申沛、许鹰、高迪、朱云龙、王一竹、邓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宏波、申婷婷、侯震寰、奚增辉、黄蓓佳、左璐璐、贺静、陆嘉铭、徐汪洋、浩强、陈蒙蒙、倪佳境、陆佩钦.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绿色智慧园区的评价基本要求,规定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 本文件适用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园区绿色化智慧化水平评价.其他类型园区可参照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1/T747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DB31/T946绿色工业园区评价导则
3术语和定义
DB31/T747、DB31/T9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绿色智慧园区smartgreenindustrialpark
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集数据感知、智能诊断、协同管控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实现综合能碳管理、智慧环保、智慧微电网与虚拟电厂等关键能力,达到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强度目标的园区.
4评价基本要求
4.1园区应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并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能源节约、循环经济和碳排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4.2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符合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消防有关要求.
4.3园区内企业不应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应生产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产品.
4.4园区应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制度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与核算机制,制定并落实双碳目标导向的减 碳政策,定期开展评估与更新.
4.5园区应结合发展现状、区域资源票赋与产业基础,制定绿色低碳导向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与准入条件,推动重点领域绿色转型.
5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的划分基于综合得分分布情况设定,本文件将评价等级按分数划分为3级,详见表1.
表1绿色智慧园区等级划分
等级 分数★★★★★* 90 ≤ A ≤ 11075 ≤ A < 90★★★C 60 ≤ A < 75 五星级代表园区较全面地满足绿色智慧发展要求,各方面表现处于领先地位,宜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开拓先 等级 分数四星级代表园区基本满足绿色智慧发展要求,但在部分方面存在薄弱点,宜针对薄弱点进行定向优化与提升. 进低碳解决方案,持续发挥低碳示范作用.“三星级代表园区达到绿色智慧发展的最低要求,但各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宜依据标准要求制定计划,系统性地进行优化与提升. 6评价指标 6.1绿色智慧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基础项和加分项,基础项涵盖绿色化发展水平、智慧化发展水平、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发展水平3个评价维度,详见表2. 表2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绿色化发展 水平 1 依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节(2024)13 号)中附件2《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执行2 网络基确设施智慧化发展 3 智慧应用平台水平 4 信息安全保护5 智能工厂建设绿色化数字 6 综合能碳管理化协同转型 7 8 智慧环保管理 智慧微电网发展水平 9 虚拟电厂10 特色园区加分项 11 绿色智慧创新驱动12 绿色智慧专项奖励措施a序号1一9为基确指标,工业园区必选1~9,其他类型园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评5、7; 序号10~12为加分项,总分10分. 6.2绿色化发展水平 依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节(2024)13号)中附件2《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中的指标进行评价. 6.3智慧化发展水平 6.3.1网络基础设施 园区建设安全可靠、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满足园区智能化应用在数据传输、系统接入与终端互联的需求,保障园区数字系统高效运行与业务持续稳定.同时,全面采集园区能源、建筑、安 全、企业、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实时数据,建立支撑园区管理、能碳管理、智慧环保等业务场景的数据基础. 6.3.2智慧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