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L 71 ICS 35.040 团体标准
T/A1 131.2-2025
人工智能算子接口 第2部分:神经网络类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perater interface-Part 2: Neural network operators
2025-04-27发布2025-04-27实施 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布
T/A1 131.2-2025
目次
前言 引言..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则. 6数据结构 7神经网络类算子接口. 7.1接口列表, 7.2接口功能和参数 7.3算子接口最小集601 附录A(资料性)神经网络类算子接口C语言参考定义示例。
111 A.1数据结构111 A.2神经网络类算子接口111
T/A1 131. 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T/AI131《人工智能算子接口》的第2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标准工作组提出。
本文件由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壹零壹壹 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超、陈军、胡晓光、勾海鹏、马艳军、范睿博、李克森、段炼、鲍薇、杨雨 泽、贾梦珠、李敏、黎子毅、于佃海、关贺、胡帅、赵海英、高翔、马珊珊、高铁柱、吴庚、王丽、郑 若琳、唐轶男、李卉、宋文林、栾晓旭、陈恺、刘文枫、陈德良、王新民、沈芷月、高歌、刘伟、聂简 获、杨征、冯海军、汪群博。
1I
T/A1131. 2-2025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呈现繁荣态势,相关软件和硬件均向多元化发展,云服务器、边缘 设备、终端设备等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类计算库、中间表示工具以及编程框架也 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AI软硬件的极大丰富,为应用的高效部署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多样 化、复杂化、碎片化的挑战。
一方面,AI软件从业者需要考虑软件与各种不同主流人工智能处理器之间 的适配,花费大量精力提升软件的可移植性,另一方面,每一款AI硬件的研发,都必须从底层对常用人 工智能软件提供支持,否则难以融入现有的软件生态。
这种M*N级别的软硬件映射关系,已经逐渐发展 成桔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一大障碍。
人工智能算子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运算,是相关硬件操作的封装,人工智能软件通过调用算 子接口来使用硬件资源完成计算,算子接口是人工智能软硬件衔接的桥梁。
制定T/AI131《人工智能 算子接口》,是对人工智能算子的核心数据结构、功能和接口参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降低人工智能 软硬件适配难度、促进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T/AI131《人工智能算子接口》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基础数学类。
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人工智能算子接口的总则与核心数据结构,以及 规范基础数学类算子接口的基本功能和参数的要求。
一一第2部分:神经网络类。
目的在于规范神经网络类算子的基本功能和参数的要求。
一一第3部分:机器学习类。
目的在于规范机器学习类算子的基本功能和参数的要求。
一一第4部分:大模型类算子。
目的在于规范大模型类算子的基本功能和参数的要求。
一一第5部分:自动化测试框架。
目的在于为算子接口提供自动化测试方法和参考实现,验证算子 开发标准符合性。
ⅢI
T/A1 131. 22025
人工智能算子接口第2部分:神经网络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神经网络类算子接口的基本功能及参数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类算子库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软硬件及系统的研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41867-2022、T/AI131.1-202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 由一层或多层神经元组成的网络,通过权值可调的加权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