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470-2022
Digital textbook-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examination method of digitaltextbookfor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规范标准库(免费下载)ID:guifan8899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要求.4.1质量要素4.3完整性要求 4.2有效性要求 24.4规范性要求4.5准确性要求5质量检测方法5.1检测流程5.2检测环境搭建 5.3有效性检测方法5.4 完整性检测方法 85.5 规范性检测方法 85.6准确性检测方法 5.7检测结果记录 66检测结论与检测报告 6.1检测结论. 106.2检测报告附录A(规范性) 文本内容文件格式对象/标签要求附录B(规范性)1 文本内容是否符合显示规范性要求的检测方法附录C(资料性)准确性检测中的差错统计方法和差错率计算方法 18附录D(资料性)检测记录表附录E(资料性)质量检测报告 22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教云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广西音像教材出版社有限公司.
赵子莹、钟岑岑、李军、黎旭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沙沙、黄肖俊、颜钦钦、谭凯、董桂官、袁华莉、陈磊、贺男、乐进军、马学良、严立、
数字教材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 和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出版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测结论要求与检测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数字教材在研发、出版等环节中的质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95中国标准书号 GB/T33665声像节目数字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GB/T41469-2022数字教材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CY/T88数字阅读终端内容星现格式CY/T110电子图书标识CY/T112-2015电子图书记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来源:CY/T96-2013,4.2.5]
3.2
中小学数字教材digital textbook for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图书.
3.3
差错error
通过计算、观察、测量得到的值或状况,与规定的或理论上正确的值或状况之间的差异.[来源:GB/T5271.14-2008,14.01.08,有修改]
3.4
点验examine item by item
对规定的内容进行逐一检测的方法.
[来源:CY/T114-2015 2.2]
GB/T 41470-2022
3.5行空line space字行之间的距离.[来源:GB40070-2021 3.8]
3.6 字符character用以组织、控制和表达信息的字母、数字、汉字和其他符号的统称.
3.7字号type size区分单个字符大小的表示方法. [来源:GB/T9851.2-2008,4.3]
4质量要求
4.1质量要素
数字教材质量由有效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四个要素构成.
4.2有效性要求
数字教材应能在规定的环境中使用,不应出现数据损坏、异常报错、无法打开等情况.
4.3完整性要求
数字教材中应包含表1中的必备信息和表2中满足相应条件的条件必备信息.数字教材中不应包含数字教材的内容清单中没有的内容信息.
表1数字教材中的必备信息
序号 必备信息项 说明与要求1 数字教材的内容清单 是数字教材中包含的承载了内容信息的文件或文件包的列表2 数字教材元数据 是用于描述数字教材整体信息的一组数据3 数字教材的使用说明 应包括数字教材的使用环境说明和使用操作说明数字记录信息 在显著位置上记录并显示的相关信息,包含:数字教材的著作权、责任者、 格式、容量等5 电子图书封面 数字教材的电子图书封面应包含正式的题名、作者和出版单位信息
表2中小学数字教材中的条件必备信息
序号 条件必备信息项 对应条件 说明与要求数字教学用书中应包含对应的纸质教科书中的教学当数字教材以纸质教科 内容信息及编者按语、前言、序、绪言、附录、参考文献、后1 数字教学用书 书为编写、开发依据时 记的内容信息,若数字教材不以纸质教科书为编写、开发依据时,可不包含数字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