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412-2024
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结构渗漏 智能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leakage detection of tunnelandunderground space support structure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 出版
目
3.1术语和定义3.2符号 2
4.1渗漏智能检测 4.2安全等级4.3检测条件4.4资料分析4.5检测方案4.6检测试验4.7检查规定4.8检测要求 4.9检测完成要求
5智能预警与实施管理
5.1预警标准5.2预警分级5.3预警处置5.4图像采集5.5智能监控系统5.6实施与管理
6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要求
6.1基本要求6.2系统架构6.3平台功能模块6.4平台性能指标6.5平台接口6.6平台工作流程
T/CI 412-2024
7.1-般规定7.2仅器设备要求 --107.3方法技术 7.4资料处理与解释 O1-8电阻率层析成像法 -138.1一般规定. .138.2仅器设备要求 -138.3方法技术 138.4资料处理与解释 [..9成果报告 159.1一般规定 9.2报告书的编制 .159.3成果验收与提交 -15附录A(资料性)支护结构系统 ..16附录B(资料性)各类信息表 18附录C(资料性)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工程渗漏风险报表模板 .-20附录D(规范性)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结构阵列式电流场法渗漏检测记录表 ..21附录E(规范性)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结构电阻率层析成像法检测记录表 22参考文献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厚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武汉精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水源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水珠 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一泰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局排水处、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原水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密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深圳市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博瀚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有智慧(北京)标准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童景盛、韩会锋、刘长宝、王国光、张伟强、孙海峰、任金明、黎木平、赵国锐、李文栋、田显、庞伟、马小需、黎大玮、康潜、李栋、林志欣、唐加功、赵丽萍、张祎、刘金荣、刘彬、孙明贺、柳顺贵、蒲北辰、郭建强、黄新、赵辉、胡贤国、卫守峰、赵悦、曹钧恒、蒋小花、李慎涛、龙桂华、郝光、宋杨、童伟伟、徐小劲、张平新、刘庆林、蒋杰、石晓伟、孙辉、常水第、吴穹、罗来辉、余海忠、徐展涛、李彦生、 伏小玉、陈彩红、程国良、侯孝军、翁淋、程飞、孙留阳、王贤、郝宇花、叶英.
引言
的巨大挑战,也是当前地下空间支护结构中突出的质量通病和垂待解决的课题.未来,对于支护结构渗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修建隧道和地下空间工程以来,对如何防止支护结构渗漏一直是面临漏问题的检测将朝着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本文件的制定,将对提高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防渗漏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编制要求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特别是从鼓励创新技术、满足隧道及地下工程更高的防渗漏及智能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隧道与地下空间渗漏水检测、智能预警与实施管理、渗漏检测方法以及成果报告监测要求角度出发,在现有各方面的检测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结构智能监测技术的标准.
下空间支护承载力学机理与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KG-059)课题的成果,得到了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 本文件是《隧道暨地下结构地震数值模拟及灾变预警智能监测研究与应用)(2024-140)《隧道与地计划及甘肃省建设厅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