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MES 034-2025 电网设备焊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pdf

GMES,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407.8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GMES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

T/GMES034-2025

电网设备焊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

We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 for power grid equipment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技术要求4.1检测人员4.2检测设备4.3检测方法4.4检测场所和环境5焊接质量检测.5.1钢结构焊缝.5.1.1焊缝分类.5.1.2外观检查.5.1.3无损检测,5.2承压设备类焊缝5.2.1外观检查5.2.2无损检测.5.3铝及铝合金类焊接5.3.1外观检查..5.3.2无损检测.5.4铜及铜合金类焊接5.4.1外观检查,5.4.2无损检测.5.5异种及复合材料焊接5.5.1外观检查5.5.2无损检测.

6不合格焊接接头处理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甘肃省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健、蒋菲、滕玉林、孙贺斌、李军、李辉、张兆钰、张素慧、吴金花、张桓玮、赵同坤、吕岩婷、谢金鹏、张洋洋、周云飞、赵朝友、朱银斌、戴凯晴、刘宜瑞、伯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不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电网设备焊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网输电、变电、配电设备中钢制部件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焊接、铜及铜合金焊接以

及异种材料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8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86 铝母线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61 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 钢结构焊接规范GB/T 3375 GB/T 3323 焊接术语GB/T 11345 GB/T 28819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充气高压开关设备用铝合金外壳DL/T 541 钢熔化焊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DL/T 542 钢熔化焊T形接头超声波检测方法和质量评定DL/T 678 DL/T 754 电力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母线焊接技术规程DL/T 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DL/T 821 DL/T 869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NB/T 47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3375和GB/T288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接合weakjoint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焊缝金属虽紧密接触,但未形成有效连接.

3.2隧道缺陷tunnel defects搅拌摩擦焊缝中连续分布的空洞.

3.3结合面氧化物binding surface oxides摩擦焊过程中,在对接面形成的氧化物沉积带.

3.4钎焊未填满the brazing is not fully filled钎焊接头间隙部分区域未被钎料完全填充.

钎料泄露the brazing material leaked

钎焊接头钎料流到不需要钉料的焊件表面或滴落到工件中.

T/GMES 034-2025

4.1检测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国家或电力、机械行业的磁粉、渗透、超声及射线等无损检测资格.

4.2检测设备

4.2.1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4.2.2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校验相关器材,为确保其工作性能持续符合本标准各部分的有关要求,承担无损检测的单位应定期进行检定、校准或核查.

4.3检测方法

4.3.1检测方法的选择应与材质、结构、焊接方法、接头型式及设计要求等相适应. 4.3.2采用一种检测方法无法确认检验结果时,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充确认.4.3.3无损检测的结果若有不合格时,应对同一批焊接接头中按不合格焊接接头数加倍检验,如仍有不合格,则该批焊接接头应全部进行检测.

4.3.4焊接接头存在超标缺陷时,应分析原因并制订可行的返修方案,返修应严格按照返修方案进行,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宜超过2次.返修或返工的焊缝应按原方法检测,并且使用同样的技术和质量判据.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应在焊接验收资料中体现.

4.4检测场所和环境

4.4.1检测场所和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照明和环境条件(包括风速、温度、湿度等因素),应不妨碍检测 的有效实施.

4.4.2检测场所和环境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卫生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外,还应尽量避免在对人体产生影响及可能干扰正常操作、观察和判断的场所和环境下检测.

4.4.3若检测场所和环境对检测质量有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监测和记录环境条件:当 环境条件影响检测实施及检测结果时,应停止检测.

4.4.4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防止相互干扰.

4.4.5低温检测相关要求:

a)超声检测采用常规的探头和耦合剂时,被检工件的表面温度应控制在0℃~50℃:若温度超过50℃或低于0℃,可采用特殊的探头或耦合剂:检测系统设置和校准与实际检测温度之差应控制在15℃之内.

b)磁粉检测采用湿法检测时,检测温度应高于水或者油基载体的最低使用温度.

c)渗透检测应在5C~50C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不在此温度区间内,应按NB/T47013.5-2015中附录B进行方法检定.

5焊接质量检测

5.1钢结构焊缝

本节适用于角钢塔、钢管塔(杆)、变电站构架、设备支架、避雷针等电网设备部件的焊接质量检测.其他非承压类设备部件的焊缝可参照执行.

5.1.1焊缝分类

应根据结构的载荷性质、焊缝形式、工作环境及应力状态和重要性等对焊缝进行分类.若设计技术文件或产品标准中有规定,应按其要求执行.

焊缝类别的分类原则如下:

a焊缝在动载荷或静载荷下承受拉力、剪力,按等强度设计的对接焊缝、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为一类焊缝.

b)焊缝在动载荷或静载荷下承受压力,按等强度设计的对接焊缝、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为二类焊缝.

c)二类焊缝以外的其他焊缝为三类焊缝.

5.1.2外观检查

(1)外观检查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