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

检验,肉毒,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3
文档大小:444.3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4789.1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本标准与GB/T4789.1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一增加了PCR鉴定方法;增加了结果与报告:一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增加了附录A;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修改了检验程序;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修改了操作步骤中增菌和分离培养部分试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肉毒梭菌(Clostridinmr botlinam)及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

2设备和材料

2.1冰箱:2℃~5C、-20℃.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2天平:感量0.1g.2.3无菌手术剪、镊子、试剂勺.2.5离心机:3 000 r/min 14 000 r/min 2.4均质器或无菌乳体.2.6厌氧培养装置.2.7恒温培养箱:35C士1℃、28℃土1℃2.8恒温水浴箱:37℃±1℃、60℃±1℃、80℃士1℃.2.9显微镜:10倍~100倍.2.10 PCR仪. 2.11电泳仪或毛细管电泳仪,2.12凝胶成像系统或紫外检测仪,2.13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2.15无菌吸管:1.0mL、10.0mL、25.0mL.2.16无菌锥形瓶:100ml.2.17培养Ⅲ:直径90mm.2.18离心管:50mL、1.5ml2.20无菌注射器:1.0ml. 2.19PCR反应管.2.21小鼠:15g~20g,每一批次试验应使用同一品系的KM或ICR小鼠.

3培养基和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PCR试验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或符合生化试剂标准,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要求.

3.1应肉培养基:见A.1.3.2胰蛋白酶胰蛋白陈葡萄糖酵母膏肉汤(TPGYT):见A.2.3.3卵黄琼脂培养基:见A.3.3.4明胶磷酸盐缓冲液:见A.4.3.5革兰氏染色液:见A.5.3.610%胰蛋白酶溶液:见A.6 3.7磷酸盐缓冲液(PBS):见A.7.3.81mol/L氢氧化钠溶液.3.91mol/L盐酸溶液.3.10肉毒毒素诊断血清.3.11无水乙醇和95%乙醇.3.1210mg/mL溶菌酶溶液.3.13 310mg/mL蛋白酶K溶液.3.143 mol/L乙酸钠溶液(pH5.2).3.15 TE缓冲液.3.16引物:根据表1中序列合成临用时用超纯水配制引物浓度为10μmol/L. 3.17 10XPCR缓冲液.3.18 325 mmol/L MgCl.3.19 9dNTPs:dATP dTTP dCTP dGTP.3.20 “b3.21 1琼脂糖:电泳级.3.22 2澳化乙锭或Goldview.3.235XTBE缓冲液.3.246×加样缓冲液.3.25DNA分子量标准.

4检验程序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程序见图1.

图1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程序

5操作步骤

5.1样品制备

5.1.1样品保存

待检样品应放置2℃C~5℃冰箱冷藏.

5.1.2固态与半固态食品

固体或游离液体很少的半固态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25g,放人无菌均质袋或无菌乳体,块状食品以无菌操作切碎,含水量较高的固态食品加人25mL明胶磷酸盐缓冲液,乳粉、牛肉干等含水量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