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22005-2019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pdf

22005,方桩,纺织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639.1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纺织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22005-2019代替FZ/T22005-2008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Semi-worstedwoolwovenyar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22005-2008《半精纺毛机织纱线),与FZ/T22005-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删除了原料纤维种类的限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修改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的表述,将纤维含量归类于物理指标(见4.3.1.2008年版的4.3.1);修改表1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见表1.2008年版的表1):

修改纤维含量允差按GB/T29862执行,副除相关备注;修改拾度偏差率,股线优等品原士4.0改为土3.5、一等品原士5.0改为士4.5、原二等品 土6.0改为合格品土5.5;单纱优等品原土6.0改为士4.0、一等品原士7.0改为士5.0、原二等品士8.0改为合格品土6.0;修改拾度变异系数,股线优等品原≤11.0改为≤9.0、一等品原≤12.5改为≤11.0、原二等品≤14.0改为合格品≤12.5;单纱优等品原≤13.0改为≤11.0、一等品原≤15.0改为≤13.0、原二等品≤17.0改为合格品≤15.0;

修改表2色牢度的评定等级(见表2,2008年版的表2):

修改耐干洗、耐洗、耐酸碱汗溃、耐水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沾色表述为变色、沾色,修改耐干洗溶剂沾色牢度为沾色率度:删除原关于毛混纺产品与非毛纤维纯纺或混纺产品选择贴衬布的备注;修改耐湿摩擦色牢度,原二等品≥2级改为合格品≥2-3级;增加注1、注2、注3;

增加考核外观质量的色差及相应试验方法(见4.4.2、5.2.14);

修改试验方法(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增加试验次数的规定(见5.1.5);删除纤维含量试验方法中废止的标准,剩除折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规定(见2008年版的修改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根纱线平均断裂强力以及纱线表面疵点试验方法 5.2.4);引用标准的日期(见5.2.3,5.2.5,5.2.12 2008年版的5.2.1、5.2.3,5.2.12);删除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5.2.11);

修改判定和验收的表述(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6章);

删除原附录A.2(见2008年版的附录A.2);

删除原附录C(见2008年版的附录C).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中鑫毛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信羊绒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

FZ/T22005-2019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晓培、陈丽芬、崔健、曹秀明、张丹、唐晓萌、方海鹰、稀志宏、吴砚文、朱洁、陈思唯、何良.

-FZ/T22005-2008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43(部分)纺织品纱线拾度的测定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溃色牢度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706-1985纺织名词术语(毛部分)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GB/T5713纺织品色率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50纺织品纱线疣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20002毛纺织品含油脂率的测定FZ/T20017-2010毛纱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半精纺毛机织纱线semi-worstedwoolwovenyarn经半精梳纺纱系统纺制的,专供机织用的纱线.

4技术要求

4.1安全性要求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用纱还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4.2分等规定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品质等级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评定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3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

4.3.1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评定等级.4.3.2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按表1规定执行.

表1物理指标评定等级

项 优等品 合格品纤维含量/% 目 按GB/T29862执行股 高支纱 中支纱 2.0 2 5 3.0线密度偏差率/% ± 线 低支纱 2.8 3.0 3.5单纱 2.0 3.0 3.5股线 2.0 3.0 4.0线密度变异系数/% 单纱 3.5 4.5股线 3.5 2.5 4.5 5 5拾度偏差率/% ± 单纱 4.05.0 6.0拾度变异系数/% 股线 9.0 11.0 12.5单纱 11 0 13.0 15.0单根纱线断裂强力/cN 股线 200单纱 110

31.2tex~14.3tex(32公支~70公支)的单纱, 14.3 tex及以下(70公支及以上)的单纱.31.2tex及以上(32公支及以下)的单纱.用于经纱的纯毛纱、毛温纺纱可按协议规定.

4.3.3色牢度的评定等级按表2规定执行.动物毛纤维含量在30%及以上的纯纺或混纺产品色牢度 试验贴衬按表2的规定选择,动物毛纤维含量不足30%的按色牢度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贴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