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1419-2025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系统技术 要求及检测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mbient air automatedmonitoringsystem fornon-methane hydrocarbons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件,由生态环境部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生态环境部发布
目次
前言1适用范围, II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原理和组成. 5技术要求, 26性能指标, 6 17检测方法 7附录A(规范性附录) 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记录和输出要求 1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性能,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根据应用目的和监测场景,本标准中的监测系统分为I型和Ⅱ型:用于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的监测系统称为I型监测系统,用于无组织排放监测的监测系统称为Ⅱ型监测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系统的检测,该类仪器的设计、生产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其他文件被新文件废止、修改、修订的,新文件适用于本标准.
HJ654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NO、O、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总烃total hydrocarbons;TH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非甲烷总经自动监测系统automatedmonitoring systemfornon-methanehydrocarbons自动监测空气中非甲烷总经浓度的监测系统.
3.4标准状态standardstate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参比状态reference state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3.6分析周期analysis cycle仪器连续运行时给出两组测量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
HJ1419-2025
3.7
响应因子responsefactor
本标准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量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响应值相对于测量丙烷响应值的比值(无量纲).
样气口sample gas port
空气样品进气口.测量空气时,空气样品通过样气口进入到分析单元.
校准口calibrationport
标准气体进气口.对监测系统进行质控和校准时,标准气体通过校准口进入到分析单元.
4原理和组成
4.1原理
4.1.1差减法:空气样品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采样系统,进入定量环.一路由甲烷柱(或催化氧化炉)分离出甲烷,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出甲烷浓度:另一路直接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出总经浓度:两者相减得到非甲烷总烃浓度.
4.1.2直接法:空气样品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采样系统,经过捕集阱的富集脱附或色谱反吹、色谱分离等 方式分离出非甲烷总烃,再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出非甲烷总烃浓度.
4.2系统组成
4.2.1基本组成
监测系统由样品采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校准单元和气源单元等组成.带捕集阱的直接法监测系统还应配备前处理单元.
4.2.2样品采集单元
样品采集单元主要由采样头、采样总管、支管接头、支管(分析单元与采样总管连接的管线,简称“支管")、采样泵和流量测量控制单元等组成,用于对空气样品的自动采样.
4.2.3前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应对水分进行去除或控制,防止水分导致捕集阱冰堵或影响捕集效率. 前处理单元主要由捕集阱和温度控制模块组成,用于富集脱附采集的空气样品中的非甲烷总经.前
4.2.4分析单元
样品.根据测量方法选择配置色谱柱、柱温箱和催化氧化炉. 分析单元主要由色谱柱、柱温箱、催化氧化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组成,用于测量采集的空气
4.2.5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存储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