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702-2015
紫花首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major disease control of alfalfa(Medicago sativa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业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兰州)、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廷玉、南志标、李春杰、李彦忠、聂斌、袁明龙、张兴旭、俞斌华、古丽君.
紫花首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花首病害识别与诊断、调查、分级标准及防治技术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紫花首楷褐斑病[Psendopezizamedicaginis(Lib)Sacc]、霜霉病(Peronosporaaesritalis Syd.)、白粉病(Erysiphe pisi DC.,Leveillula legumimosarum Golov.)、锈病(Uromyces striatus Schroet.)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0.6草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测定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花首病害alfalfa disease
表现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 紫花首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在生理和外观上
3.2
首病害综合防治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 of alfalfa
危害程度的生产活动.
3.3
病害普遍率disease incidence
染病植株或器官数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比.
3. 4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
病株器官(如叶片、蒸秆、果实等)受病害侵染的面积占器官总面积的百分比.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
衡量植物发病程度的综合指标,将病害普遍率与严重度两者结合.
4首病害防治程序及方法
4.1识别与诊断依据表1进行病害识别与诊断.
表1首主要病害病原菌种类与症状
病害名称 病首假盘菌 原 叶片具褐色、圆形病斑,病斑大小为0.5mm~4mm 主要症状褐斑病 Psedopei dicagiis (ILh. )Sacc 条纹单睛 发病后期病斑上有黑竭色的星状增厚物锈病 Urentyves striates Sehroet. 皮破裂,散出锈状粉末 叶片初现褪绿斑稍隆起病斑近圆形或韩圆形,后表霜霉病 Pernospora aetisalis Syd. 眷霜霜 叶面出现褪绿斑,叶背有灰色或淡紫福色的霉层,叶内丝白粉菌 片多向下卷曲,蒸秆扭曲,节间缩短,全株褪绿 叶片正反两面覆盖白色霉层生长后期,霉层内出现淡白粉病 Lreillule Iegaminosara Golov. 豌豆白粉菌 黄色,橙色至黑色的小颗粒Erysiphe pisi DC.
4.2病害调查
4.2.1取样方法及样本量
采用棋盘式或对角线式取样法,每种方法均不少于5个样点,每点随机从植株自下而上摘取50片叶,每田不少于250片叶.
4.2.2调查时间及次数
褐斑病应在5月开始,每2周调查一次,直至生长季结束;锈病、白粉病应7月开始,每周调查1次,
4.2.3调查内容
调查病害普遍率和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进行防治,病情指数按式(1)计算:
∑(sXn)DI N×S ×100 (1)
式中:
DI-病情指数;
各病害严重度代表数值; 各病害严重度病株(器官)数;N N 调查总株(器官)数;S-最高病害严重度代表值.
4.3病害严重度分级
4.3.1褐斑病
严重度分为以下七级:
0级:无症状;一1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1%;2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1%~5%;3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5%~20%; 一4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20%~50%;-5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50%~70%;6级:病斑占叶片总面积的70%以上. 4.3.2锈病 严重度分为以下六级: 0级:无症状表现;1级:病斑覆盖叶面积10%; -2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0%~30%-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30%~50%;-4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0%~70%;-5级:病班面积占叶面积70%以上. 4.3.3霜霉病 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级: 0级;无症状;-1级:受害叶片数小于25%;--2级:受害叶片数25%~50%;3级:受害叶片数50%~75%; 4级:受害叶片数75%以上. 4.3.4白粉病 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级:-一1级:白色粉状物覆盖叶面积<10%; 0级:无症状;一2级:白色粉状物覆盖叶面积10%~25%;-3级:白色粉状物占叶面积25%~75%;-4级:白色粉状物占叶面积75%以上. 4.4病害防治技术 4.4.1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4.4.2抗病品种 根据有关的草品种审定机构抗病性评价报告,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4.4.3载培措施 4.4.3.1轮作、间作 紫花首与禾本科或其他豆科牧草进行轮作或间作. 4.4.3.2施肥 结合建植,播前施足底肥,生长季追施磷、钾肥,发生锈病和白粉病田应少施或不施氮肥. 4.4.3.3刘割 前病情指数达10%以上刘剂. 褐斑病和白粉病在紫花百初花期前病情指数达15%以上刘割,锈病和霜霉病在紫花首指初花期 4.4.3.4焚烧 在早春、晚秋或冬季,焚烧紫花首田的残茬和枯枝落叶. 4.4.4化学防治 4.4.4.1农药选用原则 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应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和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4285和GB/T8321中的部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发展.各农药品种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4.4.4.2摔种 使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处理种子, 采用GB/T2930.6对种子健康状况进行测定,根据种子带病菌情况,采用GB4285一89农药安全 选用广谐或内吸性杀菌剂拌种,如多菌灵、三唑酮和甲基硫菌灵.药剂有效成分用量为种子重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