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624-2020 水稻穗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附件大小:2.95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624-2020

水稻穗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identification ofrice resistance to spikeletrot disease[Fusarium proliferatum (Matsushima)Nirenbe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平台食典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农业技 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玲、黄世文、刘连盟、郭荣、通、朱智伟.

水稻穗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品种、材料对水稻穗腐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材料对水稻穗腐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和评价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岁的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最新版

3术语和定义

3.1

Gibberella fujikuro 水稻穗腐病由 cg有性态为藤仓赤霉菌 水稻穗部枯死症状的真菌病害.水稻穗属 楠图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至谷粒大部或全部 褐色 或揭色,水稻成熟时变成黑褐色,局部病穗伴有灰白色

3.2

分离物isolate

从发病部位通过人工培养、纯化、再接种和分离等方法获得的病原菌培养物.

3.3

致病力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3.4

剑叶叶枕距flagleafpulvinus interval

水稻剑叶从倒二叶的叶鞘中抽出后,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之间的距离.剑叶叶枕高于倒二叶叶枕时,为正叶枕距:剑叶叶枕低于倒二叶叶枕时,为负叶枕距,

3.5

花粉内容充实期pollenfilling stage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四分体分散并随即变成小球形的花粉粒,花粉外壳逐渐形成,体积继续

NY/T 3624-2020

增大,出现花粉发芽孔,花粉内容逐渐充实,直到内容物充满之前,为花粉内容充实期.此时内外科纵向伸长接近停止,横向则迅速增大,雄蕊和雌蕊迅速增长,柱头上依次出现羽状突起,而颖片退化.

4试剂与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在未加说明时均采用分析纯试剂.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

4.1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洗净去皮切碎,加水煮沸20min,纱布过滤,加人葡萄糖20g和琼脂20g.用水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高压灭菌(121C,20min).

4.2YEPD培养基

5仪器设备

5.1超净工作台

洁净等级:100级@≥0.5pm,平均风速:0.25m/s~0.6m/s.

5.2高压灭菌锅

温度范围:0°℃~135C,灭菌时间范围:4min~120min,最高工作压力:0.22MPa~0.25MPa.

5.3恒温培养箱

温度范围:0℃~50°℃,温度波动:±1℃,光照度:01x~75001x

5.4振荡摇床

温度范围:0°℃~50°C,温度波动:±1°℃,振动频率:0r/min~300r/min,振动幅度:20mm.

5.5光学显微镜

目镜:10×;物镜:10×、40×.5.6电子天平:感量0.01g.5.7医用注射器:10mL.

6接种体制备

6.1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从发病稻穗上切取病组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物.分离物的鉴定见附录A.确认为层出镰菌Fusarim 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有性态:Gibberella fujikuroi(Sawanda)Wollen-weber]后,采用单孢分离法进行病原菌菌株纯化,经科赫法则(Koch’spostulates)验证后,保存备用.

6.2病原菌保存

将层出镰刀菌菌株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8C下培养7d,置4C冰箱内保存;或在斜面上加一层灭菌矿物油(超过斜面顶部1cm)后,置于冰箱或室温保存.

6.3接种体选择

根据试验需要选取附录B的鉴别菌株或当地致病力强的菌株作为接种体.

6.4接种体准备

将接种菌株转接于PD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28C培养3d后,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接种于100mL的YEPD培养基,在振荡摇床中180r/min、28C培养3d,过滤菌丝,用灭菌的三级水配成浓度为5×10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体以备用.

7水稻穗腐病抗性鉴定

7.1鉴定病围

库七七ww提供下载

7.1.1鉴定圆选择

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条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田间灌溉用水水质应符 鉴定圃应设置在水稻穗腐病适发区.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较低洼,合GB5084的要求.

7.1.2田间管理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NY/T1105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对虫、草害进行防治,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治鼠、乌、畜、禽等对试验的危害.鉴定材料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接种前后避免施用任何药剂.

7.2鉴定材料的种植

7.2.1种子质量

鉴定材料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 示准.不应带检疫性病虫.

7.2.2种植要求

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 度:70号 调条 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鉴定 病期能够与适宜水稻材料经浸种催芽后插于田间税板 63 有苗,待秧龄25d 相对 5117 的规定进行移栽.同一组试验同期移规,移裁 及早进行

定材料设附录C中已知 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氧份 材料 品种和感病 正复栽植 6株.每50份鉴和越病对惠

在鉴定材料四 行距与鉴定材料相网 停 应选择相对抗病的对照品种

7.3接种

7.3.1接种时期

接种时间选择在傍晚进行. 接种时期为水和 有的花R

7.3.2接种方法

接种采用穗苞注 中充满菌液,并从穗尖溢出为宜,每份鉴 种重 重复 接种 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

7.3.3接种前后的田间管

接种前后使田间保持正 培稻的水 种后 时进行田间淮溉,保证病害发生所需条件的满足.

7.4病情调查

7.4.1调查时间

在水稻进人蜡熟期进行调查.

7.4.2调查与记载

观测鉴定材料的发病情况,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记载每个接种稻穗全部谷粒的病情严重度,原始数据记载参见附录D的表D.1.

7.4.3水稻穗腐病病情级别划分

依据鉴定材料稻穗上谷粒的发病程度,进行病情分级,病情级别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