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945-2024代替SY/T6945-2013
石油管材与装备材料失效分析导则
Guidelines on the failure analysisfor petroleum tubular goods and equipment materials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4.1失效的特征4.2失效的主要来源
5.1失效分析的原则5.2失效分析方法
6.1通用要求6.3失效分析的管理 6.2失效分析的基本程序
7失效预防措施
7.1合理选材 7.2合理结构设计 117.3合理加工与装配 11 117.4监检测与安全评价7.5合理使用与维护 117.6限制使用与报废 7.7失效预测预防智能化方法 11 117.8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11
8.1失效分析机构 128.2失效分析人员 12
附录A(资料性)石油管材与装备材料典型失效模式分析 13
参考文 3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6945-2013《石油管材失效分析导则》,与SY/T6945-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过载断裂、脆性断裂等术语及定义(见第3章), b)增加了失效特征与主要来源(见第4章);c)增加了“客观公正原则”(见5.1.1):)(f)增加了可靠性评估法(见5.2.6)g)增加了失效分析与智能诊断技术(见5.2.7):h)更改了失效分析的一般程序中的技术条款(见第6章, 2013年版的第3章);i)增加了失效预防措施(见第7章).
e)更改了“四M"分析法(见5.2.3,2013年版的4.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宝山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海隆石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鹏、冯春、蔡萌、谢俊峰、贾德利、任家宽、吉楠、朱丽娟、赵密锋、马文海、彭占刚、李茹、刘永刚、徐婷、白真权、马勇、吴鹏程、钟成旭、惠学智、刘子平、张平、魏然、韩金良、张小刚、高展、余世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SY/T6945-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石油管材与装备材料失效分析导则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石油管材与装备材料失效的特征与主要因素,规定了失效分析原则与方法、失效分析的一般程序、失效预防措施及失效分析机构与人员等.
本文件适用于油井管、输送管、炼化用管等石油管材和各类石油钻采设备、输送设备、炼油化工设备等石油装备材料的失效分析,海洋工程设备和金属压力容器的材料失效分析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7826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失效fallure
设计所规定的功能,受到损伤完全不能可靠而安全地运行. 机械产品的零件或部件因设计、选材、加工、装配、服役条件和操作等原因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
3.2
早期失效earlyfailure
使用初期,主要由于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等而诱发的失效.早期是失效的高发阶段,早期失效率比较高,而后失效率将下降.
3.3
随机失效randomfailure
偶然失效
由于环境的偶然变化、操作时的人为差错或管理不善产生的随机或偶然的失效.
3.4
耗损失效degradationfailure
损伤累积失效
产品或零部件接近寿命终止期面出现的大量失效.
3.5
失效分析fallure analysis
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判断失效性质、分析失效原因和机理、研究失效事故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统称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