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
加强生产设备管理,采取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保证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第一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生产设备管理的标准和方针.
第二条贯彻执行有关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以及规程和标准.
第三条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按照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分级负责.
第四条设备前期管理,包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研、论证、规划、选型定货、验收、安装调试和移交投产等各项内容.
第五条设备运行前,要结合各加气站实际情况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及检修规程,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打印下发并组织人员学习.
第六条设备操作、检修人员上岗前,必须学习掌握设备的性能和各项技术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各站对设备运行的各种原始记录表格要进行累计、整理并存档.设备的检修要有记录,包括检修关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记录的内容日期、更换零件及检修后设备技术状况是否达到要求,都要记录清晰,检修负责人签字,整理 归档,并上报主管部门.
第八条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和维护保养知识,以“三好”,“四会”原则,严格执行“四项要求”和“五项纪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维修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四项要求”即:工具、工件放置整齐:设备内外清洁、无油污、灰尘、不漏油、不漏气:按量加油、换油、油标清楚、油路畅通:室人室机、凭证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设备清洁,按规定加油: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立即 “五项纪律”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逐项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记录:经常保持停运,及时处理并上报.
第九条为了保证生产设备完好,保证安全生产,加气站各班组职工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杜绝任何影响生产的事故发生.
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第一条要害部位应建立要害部门档案,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要经过严格审核并认可后,方可在要害部门工作.
第二条要害部门工作人员要政治可靠、责任心强,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设备运转、更新、抢修事故处理等情况,要详细记载建档.
第四条外部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要害部位.
第五条上级领导检查工作进入要害部位时需由值班人员陪同,方可进入要害部位.
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管理,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运行效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对保证加气站安全生产,准确及时完成天然气车辆加气工作,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条贯彻执行国家、部委、国际通用的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 定标准.
第二条遵守执行上级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和管理标准.
第三条建立健全加气站设备管理体系.
第四条按照设备管理体系,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分级负责.
第五条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组织有关人员对新设备进行调研,论证、规划、选型定货、验收、安装调试和移交投产等各项内容.
第五条设备运行前,由生产技术部门根据设备本身技术要求和加气站实际情况组织编制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维护、保养、检修、规程及完好标准, 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打印下发并组织学习.
第六条设备操作检修人员上岗前,必须对设备的性能和各项规程学习掌握,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计划,由生产技术部门编制,每年度计划在上年 10月31日编制完成,本年度增项计划要在当年一季度前完成计划,完成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
第八条上级批准的各项技改、技革项目,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落实并有计划地管理实施,项目完成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用情况制定计划落实.大、中、小修项目(250小时、500小时、1200小时、 第九条设备的检修包括大修、中修、小修及维护保养.由生产部门根据设备使2000小时、4000小时、8000小时、16000小时)应提前制定检修方案,施工部门要根据计划落实实施.
第十条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检修工作.生产技术部门专职人员要对加气站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并监督、考核、指导,对有违反设备规程的行为 及时制止并纠正.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应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由生产部门有计划进行安排: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整体提高加气站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第十二条各加气站负责人对所管辖、使用设备运行状况应详细了解、掌握.站长对设备运行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对设备运行的各种原始记录表格进行累计,整理并存档.设备的检修要有记录,包括检修前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检修的内容、日期、更换零部件情况及检修后设备技术状况是否达到要求,都要记录清晰,检修负责 人签字、验收负责人签字(不允许代签),整理归入设备卡片.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设备使用规程,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和维护保养知识,掌握设备使用要求的“三好”、“四用好、维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三,,,“
“四项要求”即:整齐:工具、工件附件等放置整齐: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灰尘、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润滑:按时、按质、按量加油、换油,收罐内废油,要做到排污干净:安全:凭证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 加油,加油工具齐全、油标清楚、油路畅通:排污:按时排放干燥器污水和回无事故.“五项纪律”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逐项做好运行、加气和交接班记录,要字迹清楚、记录详细:经常保持设备清洁,
按规定加油润滑和排污: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运,及 时处理、及时上报:文明礼貌、服务规范、严守制度、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技能第十六条设备的备品、备件购置计划,由生产部门根据当年的使用情况核实后,于年底制订出明年的计划,报上级主管领导审批.
第十七条由生产部门根据加气站构成和维修工作情况,确定备件范围,制定备件储备定额,并定期核实备件储备,负责备件采购、供应.
第十八条外购的设备要检验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应建帐保管,备件出库要凭领料单(站长以上负责人可申请领料),并做好出库登记工作(经上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料).
第十九条储存的备件要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两齐” (库容整齐、码放整齐)、“三一致”(帐、卡、物一致)、“四定位”(区、架、层、件号定位)、“五五码放”(一五一十地码放).
第二十条设备的报废、调拨由生产部门根据使用情况报上级主管领导批准后,填计划报请审批,任何个人无权处理.
第二十一条设备档案管理,包括建立新购置设备的档案、各种技术资料的整理、收齐存档,对旧设备的各种记录、技术资料、检修记录建立档案.
第二十二条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违反规程的行为要逐级处理,对出现设备事故的,根据事故的大小,交由上级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处理设备事故要本着“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即:不查清事故发生 原因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不使事故责任者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二十四条为了保持设备完好、保证安全生产,全站职工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本职工作,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