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即风险=可能性×严董性.
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经管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经管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4.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管控流程见图1.
图1风险管控流程
第四条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公司并上、并下区域,包括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经管、范围清晰的原则,组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第五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风险矩阵法(LS).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用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xEx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根据以往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三个方面划分不同的
等级,并赋值,详见表1、表2、表3、表4.
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分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为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
表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值
分数值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6 连续暴露3 每天工作时间2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
表3事件发生的后果(C)的分值确定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100上40 3-9人死亡或10-49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5000万元15 1-2人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7 伤残(严重、重伤、或造成一定财产损失)3 重伤(致残、或造成较小财产损失)1 轻伤(需要救护、或造成很小财产损失)
表4风险等级评定规范(D)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预警颜色D≥160 重大风险70≤D<160 较大风险20≤D<70 一般风险D<20 低风险 2.风险矩阵法(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