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隐患排查计划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遇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落实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安全隐患排查计划,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制定依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2007]第16号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3011-2017《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3实施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公司部门.
4排查类型及排查内容
4.1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4.2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5排查时间安排
公司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业或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如下:
日常隐患排查周期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和各车间实际情况确定: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6排查人员及组织级别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排查结果进行公示、对隐惠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负责人负责领导本单位成员具体进行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
排查组织级别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按照专业类别及职责划分: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
7隐患治理
各级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并进行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7.1通报隐患信息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班组级员工进行通报:
7.2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7.3实施隐患治理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7.4治理情况
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7.5验收
,,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8.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
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采取自查自纠、互检等方式,全面认真细致地查找身边各种事故隐患,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
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任何责任事故.
对发现的隐患各部门要立即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整改情况要跟踪督导,及时总结、考核、通报.隐患整改要明确整改目标、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及人员、时限和要求.对于短时间内不能整改的,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临时措施.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