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308-2020/ISO14638:2015代替GB/Z20308-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矩阵模型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Matrix model
(ISO 14638:2015 IDT)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1范围3结构 2概念3.1述3.2GPS标准的类型3.3GPS矩阵3.4儿何特征类5链环 4基准5.1概述5.2链环A:符号和标注5.3链环B:要素要求.5.4链环C:要素特征5.5链环D:符合与不符合 5.6链环E:测量5.7链环F:测量设备5.8链环G校准.6GPS标准的制定6.1导则6.2附加内容.附录A(资料性附录)GPS标准资料性附录的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与特定儿何特征或链环相关的特定标准或标准组在GPS矩阵中的应用示例.附录C(资料性附录)GPS基准标准在GPS矩阵中的表示 10附录D(资料性附录)GB/Z20308-2006的GPS矩阵模型附录E(资料性附录)与GPS矩阵模型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将“GPS的概念”改为"概念”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将“术语和定义"改为“结构”,修改了GPS标准分类方法,GPS标准类型中取消了"GPS综合标准",原来被归类到GPS综合标准中的标准,目前被归类到GPS基础标准或GPS通用标准增加了“基准”的内容(见第4章). 中(见第3章).“标准链的建立及其内容”的部分内容修改至“链环"中(见第5章,2006年版的第4章)."一修改了GPS矩阵模型中的链环.原GPS矩阵模型中的链环"产品文件表示、公差定义及其数注、要素要求、要素特征、符合与不符合、测量、测量设备、校准”.同时,删除了原来用的链环序号,更改为A、B、C、D、E、F、G(见第5章,2006年版的第4章).一"GPS领域的总体规划”中的部分内容修改至“GPS标准的制定”(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5章).删除了“现行GPS国家标准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见2006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编制ISOGPS标准面列出的原则(见第6章).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4638:2015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剩除了附录B的注2.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儿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翠新、张琳娜、赵风霞、郝建国、朱悦、刘启国、邱晨曦、赵则祥、景蔚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 20308-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1范围
本标准是一个GPS基础标准,它解释了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的基本概念,并从总体上给出GPS标准的体系框架,包括一系列现行的和未来的GPS标准在体系中的分布情况.
帮助. 该体系框架旨在通过阐释不同标准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为GPS标准的用户提供
2概念
GPS是用于描述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如设计、制造、检验等)儿何特征的体系.
GPS涉及的几何特征有尺寸、形状、方向、位置、表面结构,等等.
GPS标准体系中定义了9种儿何特征,未来有可能加人其他几何特征,这些几何特征有:
距离; 尺寸:形状;方向:跳动; 位置:轮廊表面结构:区域表面结构:表面缺陷.
与上述9种几何特征相关的GPS标准被组织在一系列由九类标准组成的体系中(见3.3).每一种几何特征又可能细分为多个更具体的元素,面且每个元素定义对应了一个标准链.
都对应了一个标准链.
角度归类到尺寸和距离几何特征中,半径归类到距离和形状几何特征中.
对于每种几何特征,应有能够定义该特征的规范、能够测量、能够将测量结果与规范进行比较,与这些要求相关的GPS标准被定义在一组由七个链环组成的每个标准链中(见3.3).
准可以分组到更进一步的标准链中. 一些制造过程,如铸造、焊接等,具有与一般制造过程不同的特殊要求,处理制造过程特殊要求的标
典型机械零部件,如螺纹、齿轮等,具有与一般零部件不同的特殊要求,处理机械零部件特殊要求的标准可以分组到更进一步的标准链中.
未来可能会增加其他儿何特征类和链环,以反映制造和检验流程以及其他行业要求的发展.
这些标准、标准种类和标准链被排列在一个矩阵中,以便能够清楚地表示每个标准的应用范围以及标准之间的关系.
3结构
3.1概述
GPS标准可以排列在由行和列构成的矩阵中,该矩阵的每一行由9种儿何特征中的一种组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