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310-2009 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pdf

GBT23310,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214.2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3310-2009/IEC 60317-44:1997

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

Aromatic polyimide tape wrapped rectangular copper wire class 240

(IEC 60317-44:1997 Specifications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ding wires-Part 44;Aromatic polyimide tape wrapped rectangular copper wire class 240 IDT)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317-44:1997《特种绕组线产品标准第44部分: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第1版(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在第15章中补充了采用扁线试样进行温度指数试验的规定.

--删除了IEC60317-44:1997的前言和引言: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在等同采用IEC60317-44:1997时修正了原文如下编辑性错误:

号号中9

中,甲中0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缓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申茂电磁线厂、江苏豪威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申港电磁线有限公司、无锡市锡测电磁线有限公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贵任公司、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环宇电磁线有限公司、江苏迅达电磁线有限公司、浙江洪波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惠民、王新营、张敬平、宋安、顾新梅、杨勇、徐进法、俞安琼、杨绪清、魏浙强、戴涛、周志云、曹恒泰.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扇线的要求,其中绝缘由一层或两层聚酰亚胺薄膜带组成.

240级表示热级,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240,热冲击温度至少为260℃.

注:有些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期和美国,该产品为220级,

薄膜带单面或双面涂覆合适的粘结剂,如全氟乙丙烯,薄膜带绕包后能够通过烧结形成连续、粘结的护套.

特殊的要求可在合同中规定,

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绕组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

本标准适用的导体标称尺寸范围为:

宽度和厚度的组合以及宽/厚比见GB/T7095.1-2008的规定.

当提及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时,宜给出如下内容:

GB编号和(或)IEC编号:

一-导体标称尺寸(宽度×厚度):

示例;GB/T 233102009 1.00 mmX4 00 mm A2 级或 IEC 60317-44 4.00 mm×1. 00 mm grade A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1-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ISO3:1973,IDT)GB/T4074.1-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IEC60851-1:1996,IDT)GB/T4074.2-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IEC60851-2:1997,IDT)GB/T4074.3-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性能(IEC60851-3:1997,IDT) GB/T4074.4-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化学性能(IEC60851-4:2005,IDT)GB/T4074.5-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性能(IEC60851-5:2004,IDT)GB/T4074.6-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热性能(IEC60851-6:1996,IDT)GB/T4074.7-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7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IEC 60172;1987 IDT)

GB/T7095.1-2008漆包钢扁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IEC60317-0-2:2005,IDT)

3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总则和外观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T 23310-2009/IEC 60317-44:1997

3. 1 1 热级class用温度指数和热冲温度来表示绕组线的热性能.

3.1.2导体conductor去除绝缘后的裸金属线.

3. 1. 3包覆层covering缠绕、绕包或编织在裸或绝缘导体上的材料.

3.1.4开裂crack绝缘层上的裂口,在规定放大倍数下可看到导体.

3.1.5级grade成品线绝缘厚度范围.

3.1.6 绝缘insulation导体表面具有厨电压特定功能的涂层或包覆层.

3. 1.7导体标称尺寸nominalconductordimension符合GB/T7095.1一2008规定的导体规格标称值.

3. 1.8绕组线windingwire用于绕组以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

3. 1.9线wire涂覆或包覆绝缘的导体.

3.2试验方法总则

当本标准与GB/T4074.1-2008~GB/T4074.6-2008和GB/T4074.7-2009有矛盾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如果某一试验项目没有规定使用的导体尺寸,则该试验适用于该产品标准包括的全部导体尺寸.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前,试样应在上述环境条件下放置足够的时间进行预处理,使试样达到稳定状态.

试验用绕组线从包装上取下时,不应承受张力或不必要的弯曲,每次试验前,宜除去足够的绕组线,以确保试样不包含损坏的线段.

3.3外现

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4尺寸

绝缘尺寸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协议.本标准中的尺寸可作为形成供需双方协议的指南.

4.1导体尺寸

见GB/T7095.1-2008中4.1.

4.2导体尺寸公差

见 GB/T 7095 1-2008 中 4.2.

4.3园角

见GB/T7095.1-2008中4.3.

4.4绝缘厚度

最小绝缘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最小绝缘厚度

单层薄膜 双层薄膜最小绝缘厚度 最小绝缘厚度级 mm 级 mmA1 0.100 B1 0.200A2 0.130 B2 0.260A3 A4 0.170 B3 B4 0.430 0. 340A5 0.260 0.210 BS 0 510

4.5最大外形尺寸

最大外形尺寸应不大于4.2规定的导体最大尺寸和表2规定的最大绝缘厚度之和.绕包前,铜导体应不含有杂质及其他不相关的物质.可采用单层或双层薄膜绕包,搭接程度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薄膜应通过内层的粘结剂紧密、均匀、不起皱地绕包在导体上.绕包后,薄膜可通过合适的烧结方式形成粘结的、连续的绝缘层.

表2最大绝缘厚度

单层薄膜 双层陈膜级 最大绝缘厚度 级 最大绝缘厚度A1 0 140 mm B1 0.280 mmA2 0 180 B2 0 360A3 0.240 B3 0 480A4 0 300 B4 0 600AS 0 340 B5 0 680

示例:标称导体宽度4.000mm和厚度1.000mm,A3缓的单层薄属绕包例肩线的最大外形尺寸(包折精结剂), 宽度:4.050 mm0.240 mm=4.290 mm;厚度;1 030 mm0 240 mm=1 270 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cook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