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93.1-2023
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第1部分:参考框架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evaluationmethodsfordigitalhuman-Part1:Framework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4数字人系统参考框架5指标及规范性描述 25.1形象 .3 35.2语音5.3动函. 65.4交互处理 5.5多模态输入5.6多模态输出 .9 9附录A(资料性)数字人系统指标分类指南 01附录B(资料性)数字人系统分类及表述 .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内容起草.
本文件为《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系列标准,该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一第1部分:参考框架.
第2部分:2D真人形象类合成技术.
本文件为《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第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媚、石霖、陈伟、张克宁、陈曦、冯波、柴华、桂保坤、李露、莫小帅、洪智滨、李笑如、张知、张丹、范长杰、丁或、蒋慧、栾青、吴庚.
引言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浪潮的带动下,虚拟数字人制作过程得到有效简化、各方面性能获得飞跃式提升,开始从外观的数字化逐渐深入行为的交互化、思想的智能化.以虚拟主播、虚拟员工等为代表的数字人成功进入大众视野,并以多元的姿态在影视、游戏、传媒、文旅、金融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但由于技术实力和成本等原因,市场上数字人产品质量良筹不齐,缺乏相关标准规范来对虚拟数字人产品进行规范和约束.
市场环境,特开展数字人相关应用的标准化工作. 为引导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增强用户对数字人应用的信心,保护优质的应用提供商,营造良好的
《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拟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参考框架.目的在于提出数字人应用系统的逻辑框架,并分别从形象、语音、动作、
交互处理、多模态输入、多模态输出等维度明确其技术评估指标.
-第2部分:2D真人形象类合成技术,目的在于明确2D真人形象类数字人合成技术的指标要求以及具体的评估方法.
本文件为《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第1部分:参考框架》,主要规定了数字人系统的参考框架,并从形象、语音、动作、交互处理、多模态输入输出等维度给出了相应的评测指标.
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第1部分:参考框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虚拟数字人系统的参考框架,并描述了形象、语音、动作、交互处理、多模态输入输出等维度的评测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第三方测评机构对虚拟数字人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验收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23-2007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21024一2007中文语音合成系统通用技术规范T/BAGIA0001一2019影视动画三维模型制作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1024-2007、T/BAGIA0001一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虚拟数字人digitalhuman
简称数字人或虚拟人,是指基于现实世界设计,通过计算机生成,再借助真人或计算驱动,在多模态输出设备呈现的虚拟人物.
3.1.2
模型model
按照对象所需呈现的结构或动势等,通过专用软件完成对象每个表面拓扑结构的数学表示,从而在虚拟三维空间中塑造出的物体.
[来源:T/BAGIA0001-2019,定义2.1]